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气候峰会协议被指“很无力”西方国家被批不负责

2013年11月25日 03:46 来源:环球时报 参与互动(0)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华沙气候大会经过“加时赛”,23日晚落下帷幕。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会议期间展开激烈角力,最终就德班平台谈判、气候资金和损失损害补偿机制等焦点议题达成协议。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对此表示欢迎,但国际环保组织指责西方不负责任,有分析认为,大会达成的只是“无力的协议”。

  俄新社24日称,为期两周的联合国年度气候变化大会11日在波兰首都华沙开幕,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名谈判代表汇集在波兰国家体育馆,旨在为2015年通过和2020年开始实施的全球新减排协议做好准备工作。会议原定22日闭幕,但因在应对气候变化基本原则、损失损害补偿机制和资金等关键问题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有巨大争论,大会不得不延期。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合理要求未全部得到满足。

  本次会议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敦促发达国家进一步提高2020年前的减排力度,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围绕资金、损失和损害问题达成一系列机制安排,为推动绿色气候基金注资和运转奠定基础;为下一步德班平台(“德班平台”是2015年以前气候变化谈判的主要平台,为2020年后建立一个有法律约束力的、全面的、全球性的气候变化条约或协议)谈判沿着加强公约实施的正确方向不断前行奠定了政治基础;向国际社会发出确保德班平台谈判于2015年达成协议的积极信号。

  在这次会议中,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组成的“基础四国”为促成大会成功做出贡献,而西方发达国家表现差强人意。华沙大会高级别谈判一开始,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部长级代表抛出立场严重倒退的观点,引发广大发展中国家强烈不满,致使高级别谈判从一开始就陷入僵局。日本曾承诺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25%,但日本代表公布的修正后的减排目标竟然比其1990年的排放水平高出3.1%。此举不仅是从《京都议定书》的倒退,更是公约义务履行的倒退。至于澳大利亚,不但拒绝在华沙会议上做出履行出资义务的新承诺,还声称“要求发达国家做新的出资承诺不现实、不可接受”。

  由于一些发达国家试图推卸历史责任,并为大会议程设置障碍,从而使谈判步履维艰。发展中国家对准备的草案中一些关键性决定表示不满。斐济代表以“77国集团+中国”的名义对谈判进展表示失望。孟加拉国及其他一些发展较弱的国家也发表声明称,期待的结果没有出现。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23日通过发言人发表声明,对华沙气候峰会取得的成果表示欢迎。他说:“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未来两年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一些国际生态组织也对大会取得的成果给予正面评价。俄罗斯世界极端气候基金会会长科科林表示,虽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会议期间展开激烈较量,但会议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果,有助于下一步谈判。

  对会议结果表示失望的声音也不绝于耳。“行动援助”组织和“地球之友”组织对此次会议结果提出批评。他们认为,会议未能取得任何实际性成果,这主要是发达国家道德沦丧所致,他们不愿承担自己的责任。

  法新社24日援引英国气候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的话说,相比因全球温室气体水平上升为人类带来的风险,气候峰会最终所达成的协议内容“不够充分”。路透社称,由于会议在发达国家如何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气候援助和补偿的议题上花费了不少工夫,批评人士认为,此次气候峰会更像“金融会议”。孟加拉国代表不满地说:“这次大会是一场金融会议,我们只得到芝麻大小的收益。”

  一些环保组织指责发达国家过分关注不景气的经济状况,忽略了气候变化问题。《印度教徒报》24日称,气候峰会最终所达成的协议仅仅是“各方妥协的结果”,而对于气候变化问题本身,与会国代表并未表现出应有的志向和决心,达成的是“无力的协议”。该报称,这场为期两周的会议只取得了“少许成果”,大大低于预期。

【编辑:陈海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