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传播与公众意识” 边会在华沙气候大会中国角举行
中新网华沙11月18日电 由中国新闻社和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共同举办的“气候传播与公众意识”主题边会18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华沙会议中国角举行。来自多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国际组织成员、NGO代表、高校和科研机构代表、媒体等与会。
华沙气候大会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苏伟、中国代表团新闻负责人文步高等官员出席会议并致辞。苏伟在现场向总政歌舞团歌手、国家一级演员雷佳颁发了2013青年气候大使证书。
国家发改委气候司战略处处长田成川介绍了中国首个“全国低碳日”的相关活动情况;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保卫介绍了其对媒体在应对气候变化中角色与影响力的最新研究结果;世青创新中心秘书长许望介绍了中国青年对低碳概念的认知和对应对气候变化的参与情况。
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国际广播电台、中新社、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的记者也介绍了其所在媒体对应对气候变化报道的相关情况,分享了气候传播的经验和心得。中新社经济部主任俞岚主持会议。
“媒体的批评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支持”,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发言时表示,“不希望媒体老说我们做得多么好,北京的空气污染这么严重,说明政府还是有很多工作没有做好,你们的批评对政府是很大支持,我们也会根据大家的批评来调整措施,加大工作力度。”
解振华指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所有措施和中国正在做的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是非常一致的。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全人类的利益,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为了子孙后代的未来,我们必须这么做。
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司长苏伟在致辞中表示,在应对气候变化传播过程中,新闻媒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应对气候变化、节能环保、低碳发展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报道活动,向国内外展示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付出的努力和成就。
苏伟透露,中国官方将进一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传播机制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探索公众参与的有效途径,积极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气候变化事业。
国家发改委政研室副主任文步高在会上表示,新闻媒体至少扮演着三种重要角色:第一,是传播气候变化信息、普及气候变化知识的“讲解员”;第二,是解读政策、报道行动、展示成果的“广播员”;第三,是促进社会各界强化意识、履行职责、兑现承诺的“督导员”。
他指出,近年来,国内媒体以培养公众低碳意识、传播低碳发展国际经验、倡导民众低碳生活等为目标的“气候传播”开始渐成气候,锻炼成长了一批气候变化专家型记者。中国新闻社在“中国角”首次举办以“气候传播与公众意识”为主题的研讨会,可谓名至实归、正当其时。
在互动环节,雷佳从苏伟手中接过了2013青年气候大使证书。她呼吁,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从点滴做起,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开始,养成低碳生活习惯,并带动身边人参与低碳生活,为保护美丽地球、保护美丽人类尽自己小小的一份力量。
在随后的经验分享环节,田成川以“中国低碳日:美丽之梦全民行动”为题,介绍了中国政府2013年举办的首个“全国低碳日”系列活动的相关情况。他表示,气候传播对提升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次边会请气候传播者讲述自己的故事,对加强中外媒体间气候传播与交流将产生积极作用。
他指出,气候传播也是一项需要讲求策略和技巧的工作,要求我们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传播策略。他重点介绍了全国低碳日设立的目的、意义,作为全球第一个设立全国低碳日的国家,中国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负责任的态度,全国低碳日已成为中国全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传播气候变化知识的新的平台。中国在首个全国低碳日期间通过举办应对气候变化主题展览、拍摄低碳日公益广告、开展“低碳中国行”、“青少年低碳摄影绘画大赛”、“低碳进社区”等一系列活动,广泛普及了应对气候变化知识,提升了全民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意识,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保卫提出了信息到达率、知识理解率、意见接受率和行动参与率这四个气候传播的评价指标。
他表示,新闻媒体要使自己传播的气候变化知识能够让公众理解和把握,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影响力。要用公众愿意听、听得懂、能理解的语言和方式进行气候传播。要善于把那些专业性术语变成大众化、通俗化的语言进行传播。
在今天的活动中,许多活跃在气候传播一线的记者和NGO组织也分享了自己在报道方面的情况和经验。
世青创新中心秘书长许望介绍了中国青年对低碳概念的认知情况以及中国青年组织参与联合国气候谈判、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等国际会议的相关经历和心得。
新华社记者高帆介绍了新华社对本次谈判的报道。她表示,从大会重要发布会、中国角的所有活动,到“低碳中国”图片展等,该媒体对所有重要报道一场不落。报道形式从文字、图片、视频三种形式进行全方位、全媒体集成报道。
中央电视台记者陈曦分享了两个其所在单位无纸化办公和低碳办公的小故事。作为驻波兰的记者,她还以“采蘑菇”活动为例,介绍了波兰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表达了对蓝天绿水、生态文明的盼望。
国际广播电台记者赵远方介绍了广播报道的特殊要求,并以实际案例,介绍了其如何将“简单、口语化”、“声音感染力“、“细节、故事性”等要求应用在气候谈判的相关报道中。
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赵川介绍了气候变化报道中的商业化视角,他表示,如何让读者能够看懂是气候传播的首要要求。他表示,用科学的语言转化人文的语言是其中的一个方法,把气候变化和雾霾、洪水等人们熟悉的概念联系起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中国新闻社记者周锐以“发出中国好声音 讲好中国低碳故事”为题发表演讲。他表示,讲好中国低碳故事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是讲好发生在中国的低碳故事,让自己的报道成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窗口;另一方面要在中国讲好低碳故事,让中国民众了解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感受到持续的高排放所可能给中国带来的压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