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盖图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和鄂尔多斯市分界的桌子山里,熊熊煤火已经把桌子山变成了“火焰山”。“井下还有明火,白天看不到。”在这里打工的黄女士边咳嗽边向记者介绍,“这火已着了四五年了,不知糟蹋了多少煤炭资源。”对面的火山上时有山体坍塌和石块滑落,令人望而却步。
煤火使这里的矿山成为不毛之地,地表大面积下沉,地面的裂缝随处可见。大量的煤焦油、芒硝、硫磺等通过地表裂隙冒出地面,呛人的煤烟和蒸气携带着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等气体长期飘浮在煤田上空。
桌子山煤田往东400多公里,就是我国探明最大储量之一的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这里的火区已直接危及矿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和煤炭企业的正常生产。仅通过准格尔旗调查就发现51处火区、233个明火点,火区燃烧面积达12平方公里,影响井田面积260平方公里,影响地质储量13亿吨,全旗每年因煤炭自燃浪费资源600万吨以上。受煤火影响,当地近2万亩耕地无法耕种,大气、植被和地下水遭到严重破坏。
内蒙古自治区在2009年组织国土资源部门、煤矿设计部门、煤矿科研部门专家经过半年的现场勘探,认定全区12个盟市中有11个盟市有煤火,火区230处,既有煤矿火区,也有煤田火区,既有深部火,也有露头火。小的火龄四五年,大的几十年,熊熊燃烧,不舍昼夜,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影响生活,阻碍生产。据估计,每年5000万吨的煤炭资源被白白烧掉了。
探明火因
赋存浅、露头多、易自燃
煤火是怎么蔓延开的,记者曾同内蒙古自治区煤炭专家潘缉尧有过一次交谈。作为内蒙古煤炭厅的前总工程师,潘缉尧基本走遍了内蒙古的煤矿,“年轻的时候,我就曾了解乌达煤田的火情。当时在五虎山煤矿,从井桶上面往下看就能看见明火,附近的地表烫脚板,弥漫的气体呛鼻子。”
内蒙古煤炭资源赋存条件差异很大。就在乌达煤田的产业工人冒火采煤的时候,准格尔旗的农民发现了大山深处的黑色煤块。老乡们不了解“赋存浅、露头多、易自燃”的道理,只知挑煤回家,日子就过得不错。不曾想,鄂尔多斯黄天棉图地区的露头煤属长焰煤,常温下氧化急剧加快,再加上越挖外露越多,资源变成了处处浓烟。
国家煤监局186名安全生产专家之一、太原理工大学邬剑明教授,受聘请前来内蒙古指导灭火。他认为内蒙古煤田火灾有各种客观原因,但也不能忽视人为因素。一是管理不力,突出表现就是几年前小煤窑的乱采滥挖。这种“老鼠打洞式”的开采,技术水平低,作业不规范,采空区不进行密闭,助长了煤火的蔓延。二是认识不足。关井压小之后,一些地区只要经济指标,忽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指标,对火区治理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更有甚者以灭火为名盗采。三是手续繁杂。煤田灭火方案需层层报批,时间长。
全面治理
由单一灭火走向生态保护
从2007年开始,内蒙古自治区开始把煤田灭火工作由原来的重点治理、局部治理逐步推开到全面治理。第一年,自治区政府提出每年拿出1亿元的资金投入煤田灭火工作,从2009年开始至2012年,每年增加1亿元。
两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先后下发了多个煤田灭火专项治理的文件,多次召开会议专门部署,自治区、盟市、旗县成立相应机构,企业地方共投入资金40多亿元。
为了纠正边灭火边生产的违规作业,自治区实施了“零点行动”。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联合自治区公安厅组成专案组,对鄂尔多斯市部分地区以灭火为名盗采原煤展开了突击检查治理。在此基础上,自治区煤炭工业局对涉及火区治理的煤矿先行收回了煤炭生产许可证,待火区治理达标后发还,再实施技改和生产。目前,内蒙古已实现重点火区向全区的全覆盖,实现由治表灭火向深度灭火覆盖,由单一灭火向生态治理覆盖。
鄂尔多斯市高度重视火区治理工作,把这项工作列为政府“一号工程”。市与有关旗(区)政府签订了煤田火区治理工作目标责任状,累计完成投资36亿元,完成治理火区21处,开工63处,进行前期勘查、方案设计66处,复垦绿化土地12000亩,由着火重灾区变成灭火先进区。乌海市引进德国国家地质与矿产资源研究所的专家前来乌达煤田指导灭火,实施了“灭火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的深层次科技合作。
各个煤炭企业也创造了行之有效的灭火办法。伊东集团探索出挖掉红的、采出黑的、留下绿的、稳住黄的。其中,“挖掉红的”就是治理煤火。几年来,伊东集团剿灭煤矿着火10多起,帮助兄弟煤矿成功治理煤火30多起;“采出黑的”就是加快煤炭生产,伊东集团已进入内蒙古自治区煤炭生产企业十强;“留下绿的”就是“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全集团投入绿化资金已达9000多万元,绿化面积达到13000亩;“稳住黄的”就是合理安置矿区农牧民,集团投资4000多万元在神山矿区成立了移民新村,为108户矿区农民建起新居。
经过两年多治理,内蒙古煤田灭火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所有明火都已灭掉,80%的煤火治理项目都已开工,完成煤矿火区治理100多处,复垦土地2万多亩,多处火区披上新绿。记者 陈 力
参与互动(0) | 【编辑:宋亚芬】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