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禁令一道道案发一宗宗 违法用地为何屡禁不止?

2006年06月24日 15:31

  今年4月,住在北京二环路附近的李先生吃惊地发现,周围的房价不知什么时候又涨了。

  在离北京几千里之外的中部某省,农民赵二的庄稼地一夜之间变成了“商品城”。

  刚刚被媒体曝光的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政府的办公新址,占用农民土地达530亩。

  今年以来,土地问题再度成为上至中央政府下至普通百姓共同关注的焦点。

  国土部发出道道禁令

  年初,一度涨幅缓和的房价又翘高了尾巴;而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字表明,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上升。此时,土地管理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

  5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措施,并出台了六项宏观调控措施。这对保持包括房地产业在内的整个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科学确定房地产开发土地供应规模,加强土地使用监管,制止囤积土地行为,是六项宏观调控措施中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国土资源部门新的要求。

  接着,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等九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意见强调进一步发挥税收、信贷、土地政策的调节作用,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土地供应,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等。

  国土资源部就加强土地执法、严肃查处土地违法问题频频出拳:

  4月中旬,对两起土地违法案件进行了公开查处。

  5月29日,与监察部联合行动,对5起严重土地违法案件进行公开调查。

  5月30日,国土资源部出台《关于当前进一步从严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不得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用地,从严审批各类非农建设用地,确保房地产调控的土地政策落到实处,严肃查处违法违规用地。

  6月1日,国土资源部在南京紧急召开了全国土地执法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查案工作。国土资源部紧急召开全国土地执法会议坚决查处严重土地违法案件。对有案不查的,将追究一把手的责任,并责令整改,停止用地审批。

  6月6日,国土资源部紧急要求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在今年6月份公开、依法、严肃查处3起以上严重土地违法案件,年底前要达到8起以上。

  6月8日,针对社会上大量出现伪造土地证书现象,国土资源部通知各地全面检查土地证书的管理使用情况,坚决查处造假行为,重申凡未经国土资源部编号的土地证书无效。

  6月14日,国土资源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严明法纪,限期整改,坚决制止土地违法行为。

  6月15日,国土资源部发出《关于尽快向社会公布城镇房地产开发土地供应及开发利用情况的通知》,要求各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于1个月内,完成房地产开发土地供应情况的调查统计工作,确切掌握房地产开发企业已经取得但尚未开发土地的面积、位置,并在媒体公布。

  6月20日,中国土地市场网网站新版开通,目的是加强土地市场动态检测工作,防止开发商囤积土地暗箱操作,加强土地市场动态检测工作。

  如此短的时间,动作如此密集,不但表明了国土资源部对坚决查处土地违法案件高度重视,而且显示了将查处土地违法进行到底的信心和决心。

  土地违法形势仍很严峻

  尽管如此,土地违法现象仍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局长张新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前土地违法现象在地方有所抬头,一些地方还比较严重,土地执法面临严峻的形势。可以说,土地违法面广量大,花样迭出。

  在中西部地区,以各种名目、各种形式变相设立和扩大开发区,假借开发区名义招商引资的现象时有出现。一些地方政府在无规划、计划的情况下,大搞“造城运动”、成片开发,盲目签订协议,一次性将几平方公里、十几平方公里甚至更大面积土地出让给一个开发商,建所谓“工业城”、“商品城”、“产业基地”等。如中部某省一市占地1200亩建产业基地、占地5000亩建小商品城。最近,这个省的省会城市圈占1万多亩地建工业城,这些地全部在规划范围之外。

  国土资源部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检查发现,这几年违法用地平均占新增建设用地总宗数的34%,有的地方高达80%。一些地方的公路建设用地从来都是未批先用。最近通过对部分已撤销的开发区进行调查,发现有将近一半的用地是租用的集体土地,连农用地转用手续都没有办。

  张新宝说,从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掌握的案例看,近期土地违法,集中地表现为以下几种惯用手法:一种是“以租代征”,规避农用地转用审批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的缴纳。另一种违法手段是搞假招拍挂、假投资。在挂牌出让中按照事先指定的开发商的情况,“量身定做”竞争条件,取代公开、平等竞争。

  此外,这几年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中查处的违法现象,如违规设开发区和建别墅、高尔夫球场等又出现反弹。这已成为土地违法屡禁不止的重点领域。一些地方为了躲过风口浪尖,玩数字游戏,搞假摘牌、假撤并。等治理整顿的风头过去,就蠢蠢欲动、故伎重施。

  政绩诉求导致用地冲动

  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以来,国土管理部门执法上加强了力度,从体制上也实行了垂直管理,但为何土地违法依旧居高不下?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说,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又是地方党委、政府换届之年,各地发展经济的热情非常高涨,土地需求急剧增加,地方政府的用地冲动依然很强劲。如,随着中央中部崛起战略的推进,某中部省份已经表示土地供应满足不了需求;而西部某省区也提出计划用地指标与招商引资促发展有矛盾;东北某省则提出如果按“十一五”规划纲要制定的目标,GDP年均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20%看,计划占用耕地的指标缺口不小。

  一些地方的省厅执法监察局负责人对查处土地违法表示出无奈。现在虽然改革了国土资源管理体制,但各级地方国土资源部门仍与当地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纯粹的企业、农民个人土地违法,国土资源部门还能理直气壮地去查,但对于地方政府主导的土地违法,往往无能为力。而且很多案子在移送给相关部门以后,常常是久拖不决。

  多年从事土地违法治理工作的张新宝也指出,土地违法是一个综合问题,仅依靠查处是不够的。从根本上说,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问题。现行干部考核制度和财税体制制约了领导干部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在地方政府眼里,“要想往上走,还得搞项目”,而“要增加税收,只能多上项目”。所以,他认为,目前的干部考核制度和财税体制如不进一步深化改革,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热情与保护资源的矛盾、与严格执法的矛盾、与切实保护群众利益的矛盾等,就难以化解。

  目前,用地模式仍延续过去那种“需求冲动”主导下的被动供地方式,仍然是“土地围绕项目转”。以土地供应引导、制约需求,以土地供应数量和结构调整引导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土地市场治理整顿虽然把住了非法批地的闸门,但没能把住非法用地的闸门。目前看来,地方政府公开、直接违法的情况已不多见,但地方政府尤其是市、县政府为招商引资、出政绩,背后支持、默许土地违法的现象大量存在。

  针对目前的执法现状,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认为,最关键的是敢于碰硬,你敢违法,我就敢曝你的光,停批你的地。与此同时,还要坚持不懈地探索遏制土地违法的长效机制。

  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说,依法合理用地,促进科学发展,必须严肃查处违法违规用地。重点查处违反规划、突破计划、违法批地用地的典型案件。对重大违法违规案件,要公开调查、公开结果,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执法监察职责,对有案不查的,要依照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要严格落实土地执法动态巡查责任制,加强事前防范。坚决落实开发区的四至范围,对擅自调整开发区位置、边界和扩区的,其用地按违法查处。

  节约集约用地切实改变用地方式

  6月25日是第16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依法合理用地,促进科学发展。”孙文盛说,人多地少、人均耕地资源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制度,必须严把土地“闸门”。

  我国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资源供需矛盾的凸显期,资源利益冲突和诉求的高发期。既要保护耕地,又要保证发展,唯一的出路,就是要在严格控制供地总量的同时,切实改变用地方式,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国土资源部最近开展的全国存量用地调查表明,到2004年底,全国城镇规划范围内共有闲置土地7.20万公顷,空闲土地5.48万公顷,批而未供土地13.56万公顷,三类土地总量为26.24万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7.8%。另据估算,我国城镇土地至少还有40%的潜力。如果集约利用,可以节约每年占用耕地的60%。只有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才能保证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用地供应。

  孙文盛说,“十一五”规划纲要将18亿亩耕地保有量确定为约束性指标。目前我国耕地面积为18.31亿亩,这意味着今后5年我国耕地减少量必须控制在3000万亩以内。要使指标成为现实,国土资源部门肩上的担子很重。

  要保证18亿亩耕地保有量的约束性指标不突破,必须坚持走节约集约用地的道路。要着眼于存量挖潜,优先盘活低效利用的土地,在用过了的建设用地中去搞二次、三次利用,有的要搞复合利用。要鼓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加强宅基地管理,解决好城中村、城边村浪费土地的问题。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新增用地成本,鼓励使用存量土地。要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要求,促进现有开发区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孙文盛说,依法合理用地,促进科学发展,必须积极培育和发

  [1]  [2]  [下一页]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