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工国际下周挂牌 全流通新股入市激起几多浪花

2006年06月16日 09:42

    中工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前台。IPO(上市公司新股首次发行)重启作为“新老划断”最关键的一步,备受市场瞩目。全流通条件下的IPO第一单正式亮相。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公布招股书,将首次公开发行6000万股A股。 中新社发 吴芒子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6月16日电 “新老划断”后首家IPO的中工国际(002051)将于6月19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由于是间隔一年多后上市的第一只新股,中工国际的股价定位以及它对中小板的影响成为众多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今日出版的《中国证券报》援引业内人士的话认为,上市首日,中工国际合理的定位大约在9元-12元之间。中工国际上市有望给中小板带来持续走强的契机,深圳证券市场的发展也将由此加快。

  中工国际发行价格为7.4元,网上申购获得576倍超额认购,网上网下共冻结资金2140亿元,中签率远低于市场以往的平均水平。中工国际发行受到追捧,一方面是停发新股长达377天所累积的“新股饥渴效应”使然,另一方面是由于在股市调整阶段,偏好低风险的资金倾向于参与新股申购。

  报道称,前4家IPO企业当中,中工国际、同洲电子、云南盐业均到中小板上市。对于中小板这一轮扩容,一些市场人士认为这会给中小板市场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报道援引中证资讯首席分析师徐辉的话认为:“中工国际的发行上市,将使深圳证券市场的发展步伐加速。”

  目前市场对中小板的扩容进程有比较乐观的预期,有人预计3个月内中小板市值可增加200多亿元。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小板扩容未必如此神速,但是扩容的要求却是比较迫切的。

  中小板市场目前的规模仍较小,两年来仅有50家上市公司,融资额只有120亿元,仅为即将发行的中行A股融资额的三分之一强。同时,这50家上市企业相对于国内13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规模上显然很不相称,其发展速度远不能满足科技型企业的实际需要。因此,“新老划断”后中小板IPO率先重启,意义自然重大。正如业内人士所言,中小板必须先生存、发展,然后在发展中壮大。

  由于中小板基本上复制了主板模式,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服务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创业板市场还有很大差距。国务院发布的《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若干配套政策》提出,要“适时推出创业板”。一家券商的研究人士预计,只有在中小板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监管部门才会考虑适时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国务院在《若干配套政策》中还提出,要“推进中小企业板制度创新,缩短公开上市辅导期,简化核准程序,加快科技型中小板企业上市进程”。中证资讯徐辉认为,随着中工国际的成功上市,这些目标将逐步实现,并意味着深交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将进入全新阶段。

  深交所目前正在完善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今年已启动中关村科技园区未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进入代办系统进行股份转让试点工作,上半年挂牌企业有望超过10家,从而拓展了该系统服务科技型企业的功能。一旦创业板市场建设正式启动,深交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框架将更为清晰,从而能够满足不同类型、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科技型企业多样化的融资、股份转让需求,深圳证券市场自身的发展也将出现新的飞跃。(吴铭)

 
编辑:闻育旻】
:::相 关 报 道:::
·中国大陆股市全流通后首只IPO股票十九日将上市
·股改禁售股下周流通 全流通将真正考验中国股市
  相关专题:改革举措频频 中国股市风云变幻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