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杭州六月十二日电 题:伪球迷们的世界杯
中新社记者 林露露
“我不得不看世界杯,你知道吗,因为现在大家的话题都在这,你要想不落伍,就必须看世界杯。”今天一大早,在杭州一家媒体工作的林小姐对记者抱怨道。
林小姐体质虚弱,此前,对于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都不感兴趣,现在却甘愿冒着“熊猫眼”的强烈威胁,每天晚上熬夜看世界杯。与林一样的伪球迷在杭州不计其数,对比起铁杆球迷“把一切工作让位给WORLD CUP(世界杯)”的口号,伪球迷当仁不让地一样痴狂,他们会在酒吧跟着人潮摇臂呐喊,也会人前人后讨论自己最钟爱的那个球星。但可笑的是,他们或许不知道球场上的基本规则,看到最后也不能准确地报出那些绕口的球队名称。
从真球迷沦为伪球迷
在浙江省某厅局工作的刘先生坦承自己是货真价实的伪球迷。“你知道真球迷是怎么样的吗?”他笑着问记者,“真球迷是这样的,他们乘坐火车抵达比赛的城市,手里举着一个白纸板,上面写着:‘我老婆丰满美丽,如果你能给我一张球票,就能和她共度良宵。’”
从前,刘一直认为自己是货真价实的真球迷,一九九八年高考,为了看荷兰对决巴西,刘在考数学的那个凌晨醒来,和同学一起观看足球,以至于本是强项的数学考试因为看错一个符号痛失了十三分,但这并没有阻止他进入名牌大学的路,此后,他成功考入浙江大学。在那个激情洋溢的大学时光里,他一度抱怨为什么学校的足球场地只对体育系的那群小子开放。但终于有一天,当他出了校门,进了省直属足球队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在绿茵地上只要跑两个来回就已经气喘嘘嘘,退出后彻底沦为伪球迷。
伪球迷的今天,碰上世界杯,依然会应同学的邀请去酒吧感受那种狂热的气氛,还会通宵看球,还会狂笑跺脚,“但我已经不会激动了,再也找不到从前那种对足球的感觉。”刘说。
一个人的世界杯
上海的老张对记者说:“我现在只能一个人看世界杯了。”老张是铁杆球迷,看世界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但他颇为感怀的一句话透露了自己伪球迷的身份。“想当年,在大学里看世界杯,我们一边品球一边给围着的‘美眉’普及足球知识。”
老张是典型的精英教育时期出来的大学生,所以对足球的热爱根深蒂固,直至今天。因为上海合洽会的缘故,老张上个周末一直加班,但这没影响他看世界杯的决心,还兼顾着搜索女排精英赛的消息,用老张的话来说,我不仅是足球迷更是“球粉丝”,即啥球都迷。最让老张感慨的,是如今的足球只能一个人孤孤单单地看。
“从前在家,老爸会跟我一起看。在学校里,一班哥们、同学、‘美眉’,那个热闹,骂人的时候大家一起骂,狂喜的时候大家一起疯,那个来劲。”现在随着年岁渐长,空间越来越独立,再也寻不回从前的影子。但即便年华老去,老张最感欣慰的是,没有缺失那种要看世界杯的年少激情与冲动。
商业味道极其浓重的世界杯,因其可看性,强有力的感染了大众媒体,再由媒体感染大众。在杭州城的小区里走走,所有的商店里,露天电视转播都是满视屏的绿茵草地和各色军团的对决。打开电脑,MSN上线以后,朋友的签名档里到处是世界杯的影子,以至于法国世界杯那个经典的歌曲《O LE》又开始悄悄流传于人们的口头。大家的第一句问候也必定是:“熊猫眼,昨晚看世界杯了吧?”因为逃不开。所以,作为“小女人”的记者也最终沦为世界杯的伪球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