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讯稿|图 片|图 片 库|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商 城|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还款能力靠虚报 中国2.8万亿房贷隐患初显现

2006年04月26日 09:28

上海银行推出个人房贷还款新方式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4月26日电  据《市场报》报道,日前,中国银监会银行监管一部副主任沈晓明警告说,截至到去年末,中国房地产业的不良贷款余额已经达到1093亿元,居行业排名第四的高位。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1.5%左右,开始小幅上升。由于贷款期限长,加之房价波动等原因,个人住房贷款开始进入国际公认的风险暴露期。目前中国70.1%的人在购房时需要借助贷款才能顺利买房,房贷总数已达2.8万亿。

  隐患1 挣五千报一万 还款能力靠虚报

  “当初买房时,几个售楼处的销售员都对我这样说,只要填一下个人基本信息就可以了,你的实际收入是多少不用管,我们的律师会给你代办好贷款手续。”2004年初在通州区某中档楼房置业的刘进先生表示,自己买房贷款的过程几乎毫不费力。不仅是刘先生遇到了这样的优待,其他很多楼盘的销售人员在向顾客推销房子的时候,都会“适时”地提供这种方便。个人贷款时需要被评估的收入水平、工龄、公司性质等硬性指标,在相关人员一番“包装”下,都能顺利过关。在北京个别楼盘的售楼处,甚至坐着一些专门为买房人办理贷款手续的“中间人”,每办成一笔贷款他们会向买房人收取800-3000元不等的“手续费”,而售楼员为了能尽快卖出房子,也经常在买房者和这些中间人之间充当连线搭桥的角色。

  曾专程去多个售楼处“蹲点”,以了解商品房按揭风险根源所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的房地产金融专家刘维新表示:“购房者在办理商品房按揭贷款时,如果实际月收入只有5000元,通过开发商的‘代办’,报到银行时购房者的月收入可能就变成了1万元,而基于这些不实收入所发放出去的贷款,就是目前银行房屋按揭的隐患所在。”

  出于对银行个贷不良率上升的隐忧,银监会曾在2004年9月出台的《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指引》中对个人房贷进行了多项规定。“尽管《指引》对个人按揭贷款的风险管理规定非常细,但各级商业银行在执行时肯定还会存在很多问题。事实上,目前有很多银行都无法真正掌握贷款人的实际收入、资产拥有情况和信用情况。”刘维新研究员分析说。

  隐患2 以实物抵贷款 银行无奈成当铺

  “打个比方吧,一个人买了一辆15万元的车,首付3万,还了两年多贷款后,利率上涨了、车却降价了。现在同样的车10万就能买了,而继续还贷的话还要多支付给银行利息。这时车主就会放弃继续还款,索性把车抵给银行。”谈到房贷风险时,中国银行的李先生给记者举了个例。

  李先生告诉记者,之所以说房贷有风险,是因为房价未来几年是否会降价、泡沫是否会破灭都关系着贷款者的还款信心。“目前,北京一些银行已经相继出现车主要求停止还款,以车抵贷的情况了。如果房价也像车市一样,出现价格大幅下跌、利率上涨的情况,那么消费者是否继续还款就会受到考验。”对此,李先生表示:“以前大家都认为银行是抵押贷款,没有什么风险,大不了就收回贷款人的房子、车等抵押物,可是未来几年如果这些资产的价格大幅度下跌,银行的利益就很难保证了。”

  专家认为,目前银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不良率上升隐忧的背后,就是由于对按揭贷款者偿还能力和偿还意愿的无法确认。这在目前投资性按揭购房者不断增多的背景下显得更为明显。刘维新表示,根据保守估算,像上海、北京、杭州这样的城市,商品房购房者中投资(投机)性购房者所占的比例至少在20%以上。“当这种投资性购房比例上升到一定程度时,通过金融手段来限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否则,一旦经济波动来临,整个行业的风险将会立即显现。”

  隐患3 银行面临“顺周期”之惑

  “购买60万元的房子,按照贷款成数评估价的80%,个人可以从银行贷款48万元,而通过中介的‘工作’,贷款成数可以有条件的再放宽一成,多贷几万元。这在未来将造成新增的房贷坏账。”监管部门认为,现阶段各银行要高度重视房地产市场风险向银行信贷转移的可能性。如果受年终指标的压力而放松授信标准,意味着对将来风险管控的不负责任。

  其实,去年底央行上海总部的统计就已经显现出来,受房贷存量连续数月“缩水”之累,上海个人房贷坏账正呈升高态势。业内人士指出,楼市景气时做高房价而变相零首付等炒作行为,给银行信贷埋下的隐患已开始显现,银行成了物业的最大买家。

  近日发布的《2005-2006中国银行业竞争力评价》显示,2005年中国各主要银行的信贷依然偏重于房地产行业。根据国际经验,个人房贷风险暴露期通常为3年-5年,而中国住房信贷业务是最近4年才开始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中国银行业已经进入房贷风险初步显现期。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中国大部分银行贷款未能摆脱“顺周期”的行业投向结构,即集中于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房地产、制造、通讯等行业。由于房贷比重较大,且时间已经累计数年,住房按揭贷款风险很可能在今后几年集中爆发,特别是一些出现房价泡沫征兆的地区,比如上海、北京两地。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贷款行业结构较为合理的只有建设银行和招商银行,他们共同的特征是贷款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受宏观景气度影响较大制造业贷款在16%左右,仅相当于其他银行的一半;而较低风险的交通、能源、通信行业贷款比例相对较大。对此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教授陈学彬认为,房地产信贷泡沫的出现一般会在过度投机的市场中,合理进行贷款在各个行业中的分配应该引起每个银行的重视。(董颖)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