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万众瞩目的第三次全国科技大会在京拉开帷幕。“十一五”开局第一年召开的此次盛会,前所未有地将自主创新置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坊间评论认为,此次大会将促使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发生重要转变,自主创新的时代从此开启。
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水平
如今,经济领域弥漫追求短期利益的浮躁之气。许多人只顾靠贴牌,甚至盗版,获取财富的快乐,以为这就是阿里巴巴的“芝麻之门”。
科技部提供的数据表明,中国的二万八千家大中型企业中,有百分之七十五的企业尚未形成研发能力。而去年广交会江苏交易团的一份调查也显示,百分之五十的出口产品属贴牌加工,百分之二十九的产品甚至是无牌经营。大中型企业尚且如此,小型企业就更可想而知了。
“市场换技术”未能如愿
长期以来,“以市场换技术”的口号在经济界颇为盛行。他们认为,只要市场开放了,技术也会随之而来。事实上,能否得偿所愿呢?
以汽车工业为例。以前上海、长春均有汽车生产能力和研发队伍,为了引进德国的大众,自己的品牌废掉了,研究队伍、研究平台也不要了,形成了购买一套生产线,生产一批汽车,然后再购买一套生产线,再生产一批汽车的情况。
在这种“壮士断臂”之举中,中国逐渐失去了自己的汽车生产技术和能力。其结果是,中国目前百分之九十的汽车市场已被跨国公司所占领,市场让出去了,原有技术也丢了,新的核心技术又不掌握,真正成了依附型工业。
技术独立关乎政治独立
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曾在一公开演讲中说道,技术独立关乎经济独立,更关乎政治独立。中国人要挺起脊梁来,中国要站在世界民族之林之中,就必须有自己的创新能力。
历史的潮流将中国推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从“十一五”规划,到五中全会,到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再到万众期待的全国科技大会,“鼓励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在现代科技发明的舞台上,电话、电视、汽车、飞机、计算机,所有对人类生活有重大影响的发明,几乎都出自他国之手。因此,当四大发明离我们越来越远时,扪心自问,怎样才能让辉煌不只停留在尘封的历史中?
(稿件来源:香港《大公报》,作者:郑曼玲,转载时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