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无锡十月二十九日电 题:无锡荣巷故居探访荣毅仁少年成长轶闻
作者 洪晓红
被誉为“红色资本家”的原中国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去世的消息,在他的出生地无锡荣巷一传开,便引来众多乡亲故里的一片扼腕声。记者今天再度探访这条诞生中国商界巨星的荣巷,幸运地采访到了曾与荣敬本联合编著《梁溪荣氏家族史》的荣勉韧老先生,少年荣毅仁的形象便在老人点点滴滴的叙述中立体生动起来。
据荣勉韧老人介绍,荣毅仁是中国民族工业巨子荣德生的第四个儿子,二岁时就显得特别聪明。当时封建迷信思想异常活跃,经常有道士在荣家做各种法事,而荣德生对此却深恶痛绝。有一次,荣德生在外经商不期回家,正在做法事的道士闻风逃之夭夭,而当时还不会说话的荣毅仁却搬来了痰盂,手拿木棍,敲一下痰盂,磕一次头,把道士的形态模仿得惟妙惟肖,引得荣德生怒气尽消,直夸四儿将来一定有出息。
在荣巷老人的记忆里,荣毅仁到了上学的年龄,却并不喜欢在课堂里诵读四书五经,经常逃学回家,干自己喜欢的事情,惹得母亲和慧云总是拿着鸡毛掸子在荣巷穿街过巷,寻觅踪影。在荣巷,街坊邻居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大头(荣毅仁儿时绰号)又赖学了!”有一次,荣毅仁的两个哥哥硬是一边一个抬着他去学堂的。
荣勉韧老人对记者说,荣毅仁小时虽不肯读书,但他的记忆力从小就非同寻常,一般诗文都可过目不忘,尤其对数字更是敏感,荣氏亲属里所有人的生日他都能记得,赢得了长辈们的欢心。难怪在一九八六年时荣毅仁曾在广东虎门指着一个炮台说,那是德国生产的品牌,他惊人的记忆力令在场的德国客人钦佩之至。
荣勉韧老人还告诉记者荣毅仁名字的来历,父亲荣德生对儿子从小的品德管教异常严厉,叮嘱他一定要宽厚待人,坚强不自满,这便是取名“毅仁”的由来。父亲长期的训导铸就了荣毅仁坚毅的个性和永不言败的品行,这也是他在今后从商从政道路上能一路走来的原因。据荣勉韧老人回忆,荣氏家族在荣巷的故居被借用后,内部结构全部破坏,连父亲的书房“欠欺室”也一并“蒸发”,为了感激父亲对自己从小的教导,荣毅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专门请邓小平手书“欠欺”,放在北京的居所里作为对父亲的怀念。荣毅仁的孝心在他的故乡尽人皆知,他几乎每年都要回无锡两次,到父亲的墓前悼念。
荣勉韧老人不无婉惜地表示,荣毅仁对家乡的贡献是巨大的,无论在交通、医疗、教育事业,都有他捐资的身影,今年荣毅仁还在无锡投资了一段通往马山的七公里路,显示了他非凡的仁爱之心。他的逝世,真是无锡人民的巨大损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