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 片|图片库|时 尚
汽 车 |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 产经资讯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科教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社会经历转型期 专家:中国人"精神免疫力"待提高

2005年10月10日 06:52

  中新社石家庄十月九日电 (张澍)明天是第十四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心身健康,幸福一生”。“心身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影响当代人“幸福感觉”的因素又是什么?记者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访了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王学义。

  王学义指出,“心身健康”的含义包括心理与身体感觉良好,并且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目前,中国社会正经历转型期,经济地位、社会角色、文化传统等变迁带来强烈冲击,造成一些人社会应对能力失衡,出现心理问题。

  据二00二年至二0一0年《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显示:截止二00二年,中国有精神病患者约一千六百万人,癫痫患者约六百万人;神经精神疾病在疾病总负担中排首位,占百分之二十,据世界卫生组织推算,到二0二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百分之二十五。其中,严重的抑郁症、老年痴呆、精神分裂症可能困扰患者一生,难以康复。

  有资料显示,精神疾病发生范围正在扩大,特别是少年儿童、青春期病患引人关注。王学义认为,学习压力过重、传统的教育方式与社会现实脱节是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此外,失业、离婚、人际关系紧张等是引发成年人精神心理疾病的主要因素。

  王学义同时指出,河北省的精神疾病治疗条件有待提高,主要问题是专业人才不足和管理机制尚不健全。据了解,河北省内医学院校还未设立精神卫生专业,现从事临床治疗的医生部分是半路改行的。在一些国有综合医院,心理科不受重视,设施、人员不完备;而在一些民办医院,为追逐利润,存在以卖药代替治疗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口号,精神疾病的预防、医疗、康复机制日益受到重视。包括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在内的三位一体的社会援助体系正在建立。目前,河北省首个精神病学硕士点已在省精神卫生中心建立;河北省心理卫生学会也将于本月二十二日成立。(完)

 
编辑:张明】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