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开到了高原,改变了西藏人背畜驮的原始运输方式,开辟了高原交通新纪元,加快了西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进程。
由于西藏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加之西藏公路交通无基础、起步晚,1965年自治区成立时,全区公路通车里程14721公里,且全为砂石路。经过40年的不断发展,公路交通网络雏形显现,现代运输格局基本建成,交通企业蓬勃竞发,公路养护管理能力逐年提升,交通体系不断完善,职工队伍发展壮大。
公路,是西藏经济发展的命脉,是政治稳定的保障,是国防安全的基础,是社会进步的纽带和民族团结的桥梁。在西藏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下,西藏的公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致富路”;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步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西藏实现长治久安的“稳定路”;是巩固祖国西南边陲的“国防路”。
沧桑巨变看发展
西藏自治区成立4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交通部的正确领导和全区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几代交通人的艰苦努力,西藏现代交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经过“一个转折点,两个里程碑”的历史进程,交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全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边疆巩固发挥了重大作用。
公路网络雏形凸显。自治区成立后,国家加大对已建公路的改造和主要干线公路永久性桥梁的建设,拉萨大桥、曲水大桥等一大批区内著名的公路桥梁拔地而起,跨江越河,天堑变通途。西藏公路建设开始实现由量到质的转变。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投以巨资,对青藏公路进行三次大规模黑色化整治改建,较好改善了主动脉、主干线的通行条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根据交通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确立的川藏公路“东通西畅,两头推进,突出重点,分段整治”的原则,对川藏拉萨至达孜、昌都至邦达机场、牛踏沟至古乡冰川段等大部分路段实施黑色化改造。同时,对拉萨至贡嘎机场公路、中尼公路曲水至日喀则段实施黑色化改建,较大程度改善了西藏公路主干线的通行条件,从整体上提高了西藏公路的通行标准和运输能力。
在中央第三、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的新时期西藏工作总方针指引下,西藏公路建设全面提速,川藏、青藏、中尼、新藏、滇藏5条国道得到较为有效的整治改建,仅“十五”期间牞全区公路建设投资预计达148亿元,大幅提高了国道公路技术等级,加快了通县油路和农牧区通达工程建设的速度,创造了西藏交通建设的辉煌时期。“十五”期间,是西藏交通历史上完成投资最多,建改成就最突出,发展最快的时期。
到2004年底,全区5条国道,5624.784公里;省道15条,6222.269公里;县道40条,7098.617公里;乡道49条,20454公里;专用公路23条,2803.047公里;其它公路3764公里,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2203公里,其中黑色路面3219.2公里(不含青藏公路青海境内的592.7公里)。全区73个县中,33个县通了油路,3个县通油路工程正在实施,占全区73个县的近50%;乡镇和行政村通公路率分别达到92.8%和72.9%。一个东联四川、云南,西接新疆,北连青海,南邻印度、尼泊尔,区内省道相接,地市相通,县乡连接的公路交通网基本建成,技术等级和行车条件不断提高改善。
建设投资成倍增长。据统计,“七五”期间,国家安排西藏公路建设项目17个,完成投资3.4亿元。“八五”期间,西藏公路新建、改建、整治建设项目28个,完成投资14.7亿元。“九五”期间,西藏公路建设项目增加至38个,完成投资40.8亿元。“十五”期间前四年已落实公路建设项目40个,已完成投资108亿元,预计今年完成投资40亿。从“七五”至“十五”已累计完成投资207亿元。
长期以来,西藏农村公路基础设施一直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严重制约着农牧区经济发展和农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2001年起,国家加大了对西藏农村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农村公路建设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十五”前四年,全区共完成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建设项目280个,建设里程达4849公里,大中桥88座4577.6延米,解决了634个乡镇和4326个行政村的通车问题,极大方便了农牧民的出行,有效提高了农牧产品的商品率。
运输结构不断完善。目前,在民航新开航线、增加航班,管道运输扩容增量的情况下,道路运输仍占西藏全区客货运输总量的80%以上。全区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6万余辆,营运车辆近4万辆,开通省际客运班线15条,区内客运班线135条,日发班车300多次,日均客流量10000多人次,形成了大中小型车辆、高中低档车型结合的道路客运新格局,满足了不同层次乘客的需求。
2004年,全年完成客运量256亿人次,客运周转量9.4亿人公里,完成货运量246万吨、货运周转量28.7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80.3%、73.1%、7.9%和12.4%。道路货运市场完全放开,呈现出多元化竞争态势,保证了进出藏人员、物资运输和人们生产生活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对公路运输需求。
交通企业活力勃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藏交通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公路建设企业,实行生产经营责任制,加强了企业内部管理,不仅使企业得到应有发展,而且有效保证了公路建设的质量;汽车运输企业,经过划小核算单位,推行单车承包等改革,取得较好效益;交通工业企业,积极推行岗位责任制,实行工效挂钩,调动了职工积极性,保持了较快发展势头。
20世纪90年代中期,道路运输市场放开后,由于历史包袱等原因,交通运输企业出现亏损,陷入困境。运输和修理企业按照“退而有序,进而有为”的原则,在压缩吨位、精减机构、人员的同时,充分利用口岸优势,大规模盘活开发经营房地产,取得良好效益,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交通工业企业通过开发建材等新型产业,在改革中得到发展。1999年交通系统所有企业全面脱困,2000年亏损企业实现“三二”脱困目标。尤其是近年,按照市场经济要求,通过跨区域、跨行业联合重组、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改组,形成公路建设、汽车运输、汽车贸易、房地产开发、建筑材料等多元化经营格局。2004年,交通厅直属企业形成年产8.67亿元的生产能力,实现利润7682万元,上缴税收2963万元,职工人均年收入33520元,同比分别增长29%、4%、21%和8%。
公路养管能力提高。随着公路的延伸,特别是路网结构的不断完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在西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目前,全区公路养护里程达到1.35万公里,养护工作初步走向机械化,公路养护工作不断加强,好路率和服务水平逐年上升。1994年,成立路政管理部门,组建近300人的公路行政执法队伍,依法保护路产,维护路权,十年挽回经济损失4232万元。从1998年10月开始,依据《公路法》和交通部《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陆续在区内主要干线公路对车辆进行超限监控,有效保护了公路,使公路能更好发挥其应有效益。自治区公路规费征稽部门组建11年来,征收公路养路费11亿多元,2004年征收养路费2亿元左右、附加税突破1亿元,为加快西藏交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交通职工队伍不断壮大。目前,西藏交通系统建有20个党委,4个党组,10个总支,160个支部和3474名党员,占职工总数的15%。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西藏交通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目前,西藏交通系统干部职工总人数达到2.3万人。改革开放以来,这支具有光荣传统的队伍,政治素养显著提高,知识结构进一步改善,业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中专以上学历人数占职工总数的22.19%,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63人,近3年完成各级各类岗位培训7813人次,培训面为57.2%,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为西藏交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和智力支撑。
艰苦奋斗铸辉煌
中央关怀,为交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西藏交通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始终倾注着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凝聚着全国各族人民的无私支援。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历来十分关怀西藏人民,高度重视西藏工作,特别关注西藏交通事业的发展。在西藏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央四代领导集体对西藏的交通事业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为西藏交通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
和平解放初期,以毛泽东主席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把修筑公路作为进军西藏、解放西藏、巩固边防、发展西藏的重要条件,发出“一面进军、一面修路”的训令,经过11万军民5年艰辛奋战,1954年12月25日川藏、青藏同时通车拉萨。相继修通了西藏连接云南、新疆和尼泊尔的国道主干线,初步建立了西藏现代交通运输的基础。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交通对西藏革命和建设的战略意义。在《立足民族平等,加快西藏发展》光辉著作中,提出判断西藏工作“关键要看怎样才能对西藏人民有利,怎样才能使西藏很快发展起来,在中国四个现代化建设中走进前列”,成为西藏交通“先行官”发展的根本指针。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分别于1994年和2001年召开第三次、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制定了新时期西藏工作指导方针和新世纪初西藏工作的历史任务,制定了加快西藏发展、维护西藏稳定的政策措施,作出全国支援西藏的重大决策,西藏的交通事业迎来了建设的春天。
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西藏工作期间,亲自视察西藏交通运输企业,对西藏交通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四十年来的历程证明我们西藏交通运输战线的这支队伍确实是一支能吃苦耐劳,能打硬仗的队伍,是具有优良传统的队伍,是在革命和建设的每一个关键时候都作出突出贡献,发挥重大作用的队伍”牞这给予了交通职工以巨大鼓舞。担任中央第四代领导核心工作后,他依然十分关心西藏工作,高度关注西藏交通事业发展。
党中央对西藏公路建设的政策倾斜、投资力度从未中断,一直保持稳定的连续性,即使在国家经济暂时困难时期,仍未放缓对西藏公路建设投资的力度。据粗略统计,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中央已投入西藏公路建设资金高达270多亿元,仅“十五”就达148亿元。1989年以来,西藏公路建设投资约占全区基本建设投资的三分之一,且力度仍将持续加大。
全国支援,为交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西藏交通的建设发展史,就是一部与全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求发展的历史。和平解放初期,进藏人民解放军和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响应党的号召,奔赴西藏,建设边疆,积极投身西藏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为西藏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几十年来,全国交通战线的人力和技术援藏持续不断,数以万计的援藏干部职工为西藏的公路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改革开放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中央部署,全国援藏再掀高潮,国家有关部委和全国交通系统支援西藏交通力度逐步加大。上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中期,在轰轰烈烈的四十三项和六十二项援藏工程建设中,拉萨汽车货运总站、格尔木西藏汽车运输总站等一批现代公司投入营运,改建后的拉萨至贡嘎机场公路平坦流畅,服务水平和能力得到新的提高和完善。
中央第三、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在交通部的倡导下,交通部及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于1995年和1996年投资3945万元,援建156座道班房,部分养路职工住上新房、看上电视。2001年,交通部又组织全国交通系统投资1950余万元,为西藏公路养护部门捐赠养护机械75台套,减轻了养路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
无私奉献的交通人,为交通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撑。交通人,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和“人在路上,路在心上”的高度责任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维护公路,保障畅通,以自己的热血和汗水铸就了“高原天路”,把自己的青春乃至一生献给了西藏交通事业,现代交通人秉承“两路精神”,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
在修筑川青藏公路的艰难岁月里,英勇的筑路大军以让“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英雄气概,立下要把公路修到西藏,誓把红旗插上喜玛拉雅的坚定决心,卧冰雪,斗严寒,克服重重困难,战胜千难万险,以简陋的施工机具修通了公路,创造了人间奇迹,涌现出了以“张福林班”为代表的一批批英模群体和以探路英雄任启明为代表的先进个人。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西藏交通人胸怀大局,勇于献身,涌现了以党的十四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巴恰为代表的一批先进个人和以“天下第一道班”为代表的先进集体。
西藏交通发展史,是一部高原交通人无私奉献史,是无数交通干部职工用忠诚、青春和热血谱写的奉献之歌。上世纪50年代,在大漠戈壁建起了高原第一栋楼房,栽下了第一片柳林,建起与交通相关的一批企业。在国民经济困难时期,交通系统干部职工,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自力更生的拓荒精神,在搞好主业的同时,搞副业,种粮菜,大力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不断进行技术改造革新,开辟了西藏交通事业新天地。特别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按时完成了国家下达的抢运硼砂任务,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
青藏公路安多养护段109道班,地处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年平均气温零下8℃,最冷达到零下40℃,空气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50%,一年有120天以上刮八级大风。在新的时期,109道班全体人员长期奋战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遇大雪封山,车辆受阻,旅客被困时,夜以继日挖雪开路,疏通车辆,并为司乘人员和旅客提供住宿;车辆肇事、抛锚时,奋力抢救伤员,排忧解难;当地牧民遭到雪灾时,抗雪救灾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1990年,109道班被交通部命名为“天下第一道班”,成为全国交通系统学习的先进典型。生前任青藏公路分局23工区长的优秀共产党员扎郎,工作35年来只休过5天假,当班长10年来平均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身患多种疾病、10余次昏倒在工作岗位上,却只住过3天医院,养活1家9口人,却为希望工程、灾区捐款1万余元,他以实际行动实践了“甘当路石,无私奉献”的闪光誓言。
国道219线养护段全国劳动模范普赤,带领女子道班的姐妹们,吃住工地,牺牲节假日,裁湾取直线路,修筑涵洞,改善公路通行条件,成为西藏的一面旗帜。
西藏交通从诞生那天起,就把为人民服务当作自己的宗旨,特别是近年来,这种精神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通过开展创文明窗口,树行业新风活动,大力培育“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交通行业精神,提高了西藏交通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社会形象,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模范个人。1999年以来,交通系统21家单位被授予省部级文明单位,5个部门被授予省部级文明行业。先后有5名同志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61人被评为省部级劳模、青年岗位能手、先进工作者等;24人被自治区党委、政府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五一”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
重头续写新篇章
经过几十年的交通建设,为今后交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更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十一五”西藏公路建设投资将在“十五”基础上大幅增长,全区公路突破50000公里。重点加强对青藏、川藏、新藏、中尼、滇藏五条国道的整治改建,提高公路等级,改善行车条件,加快通县油路和农村公路建设,完善区域公路网络和服务功能。青藏公路1137公里完善工程,实施对部分路基的整治,路面的加固,环境的保护,养护设施和应急通信等项目。加强川藏公路整治改建和黑色化建设,对重点公路病害进行初步治理,提高抗灾能力,对356公里路段进行黑色化建设,实现川藏公路全线黑色化。加快新藏公路1056公里路段的改建,促进新疆与西藏的沟通和交流,为阿里地区快速发展和边防建设提供良好的交通保障。中尼公路,是西藏通往国家一级边贸口岸樟木的交通要道,也是西部大开发8条重要的公路干道重要组成部分,将对466公里路段实施黑色化改造。滇藏公路,东联四川、云南两省,改建里程115公里,将极大促进川滇藏三省区旅游开发和藏东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改建以“一江两河”流域经济干线公路,规划建设里程956公里。建设28个县通油路项目,到2010年,通油路县总数达到65个,建设里程4736公里。边防公路建设411公里,解决11个边防站点不通汽车问题。建设107公里口岸公路,使乃堆拉、日屋民间贸易口岸交通得到有效改善。公路主枢纽站场建设。随着公路建设的加快,为方便群众出行,建设与其相应的公路运输枢纽站场建设,计划建成那曲、昌都、阿里、日喀则4个二类站场,林芝八一、樟木两个客运站,重要旅游县15个县级客运站。乡村公路建设,结合小康示范工程和扶贫搬迁工作,解决596个行政村不通汽车问题,建设里程12000公里。
在迎来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之际,回顾过去,西藏交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展望未来,西藏交通行业的广大职工,一定会保持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在为促进西藏“一加强、两促进”的历史任务和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伟大进程中,当好先行,发挥好公路交通在西藏的重要作用。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