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丽娟
(节选)
2003年上半年受非典型肺炎风暴肆虐,令香港疲弱的经济雪上加霜,新闻及传播事业亦不能幸免。下半年,随着特区政府与内地签署《更紧密经济合作安排》,及中央开放沿海城市作自由行,令香港经济从谷底反弹,媒体经营环境得以改善。
2004年则见证香港与祖国进一步融合。在书刊发行方面,泛华科技旗下的泛华媒体与《人民日报》旗下的大地发行中心早在2002年10月合资成立大华媒体服务有限公司,成为内地第一家获得书报刊发行权的合资企业;而媒体伯乐亦宣布,与上海4家交通公司签订协议,获其3500车队之宣传推广广告媒体专利权。
香港传媒北上的同时,内地媒体亦积极在香港开拓,母公司为《北京青年报》的新股北青传媒12月下旬在港上市,成为首家上市内地传媒股。此外,内地一些经营得法的传媒均传出有意来港上市,像省级卫星频道湖南卫视,便在10月下旬正式在香港成立办事处,以推广项目合作、广告业务等。亦有消息传出,深圳报业集团亦希望争取成为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报业。
“非典”的发生,令2003年原本低迷的香港广告环境更雪上加霜,广告不断下跌,有业内人士认为是30年来最艰苦的。对华文报章的打击严重,主要报章在4月份广告下跌5%至30%不等。
有64年历史的《成报》被阳光文化收购,从2003年3月起改版,同时成报传媒亦宣布易名为《现代旌旗出版》集团,以配合其全面扩展大中华地区之出版分销业务的策略。因“非典”影响,《成报》2003年3月初裁减员工48名。2004年2月,《成报》再度易手。内地传媒大亨覃辉继入主东方魅力后,正式宣布成为现代旌旗的最大股东。
2002年4月才在香港创刊的香港版《都市日报》,在2003年6月份首次录得经营溢利,破了母公司Metro International系内的纪录。《都市日报》是香港首份免费派发的大众化报章,根据香港出版销数公证会核实,每日派发超过30万份,是全港发行量第三大的报章。
香港的《东周刊》杂志,2002年底因刊登女星裸照遭舆论声讨而停刊,被泛华集团收购后,于2003年9月重新推出。复刊后《东周刊》以中产阶层为目标读者,宣称会坚守持平作风、根据事实及以香港人角度出发,也会以客观及理性角度分析政治问题。
内地逐渐开放广告及媒体市场,不少外资及港资企业均希望能进军内地市场。明报企业在2004年初宣布与亚洲及美国资本的展鹏传媒旗下Media 2U组成合营公司,将其旗下3份杂志包括《明报周刊》﹑《儿童周刊》及《Hi-TechWeekly》注入该公司内,换取展鹏4份杂志《Popular Science》﹑《DigitalCamera》﹑英国的汽车杂志《Top Gear》﹑机械杂志《T3》中文版的60%股权。新合营公司将致力拓展内地的广告业务,初期将主要集中于杂志方面。
杂志的操守问题常被社会人士非议。《忽然一周》被影星巩俐的丈夫、商人黄和祥入禀高院控告诽谤,指在2003年12月中刊登一篇报道失实文章。此外,《壹周刊》再因一篇《血腥屠鹿宴》的报道过分血腥,被淫亵物品审裁处正式定为第二类不雅物品。2003年8月底出版的《壹周刊》,又遭影星周星驰入禀高院,指其封面故事内容有诽谤成分,要求法庭颁禁制令。各界亦对《壹周刊》在10月初刊登一篇有关一名预科女生涉嫌在色情网吧兼职的文章强烈不满,谴责《壹周刊》的报道手法及滥用司法程序。而立法会议员邓兆棠,亦控告2004年2月底出版的《快周刊》内容涉及诽谤,损害其声誉,因此入禀高等法院,申请禁制令及要求该杂志社收回该期周刊,并就事件索赔。而《快周刊》负责人指他们依循法律程序处理事件,事件未影响周刊运作。其后,壹传媒旗下的《壹本便利》,由于曾报道一篇《十三岁狗杀手》文章,专访两名虐杀狗只的少年,激起不少爱护动物的市民不满,引发200多名市民参与2004年6月底的“关注动物权益大游行”,批评该杂志刻意渲染暴力。
香港亚洲电视股权在2003年再次易手,大股东陈永棋与友好南方栋合组的公司,正式收购丽新发展手上32.75%亚视股权及5成ATV.com网站股权,后者愿意以2.3亿元的低价成交,比原先作价下调36.1%。
香港电视广播旗下的银河卫视在2003年底宣布于2004年2月底前启播,并改名为exTV,初期提供30条频道。2004年中,exTV出现人士变动,原来的行政总裁Jim Blomfield辞职,而持有银卫51%股权的美资大股东Intelsat亦在年底从银卫退股。
香港经济2003年下半年转好,新收费电视台陆续登场。主导收费电视市场的有线电视用户持续增长,它公布9月底用户数目逾64万,有线宽频在2003年8月中公布旗下有线电视业务在上半年盈利大幅增长37 %,2004年客户数目续有增长,接近70万户,显示收费电视业务大有可为。
2004年9月,特首会同行政会议批准有线电视在原有的光纤及微波传送网络之外,同时利用卫星传送电视节目服务。由于有线电视主要透过光纤及微波进行传送,但一些离岛及偏远地区则未能提供服务。因此有线希望藉卫星传送,可以增加覆盖面,而有线早于9月初租用亚太卫星,转播20多条频道,预期9月底可以推出服务,估计有20万个家庭会受惠。
香港有线电视旗下的新知台与深圳电视台达成协议,于2004年5月28日起直接透过深圳电视台的有线平台,传送至深圳市约80万住户家中,这是香港首家电视频道以规范方式进入内地的有线电视平台,直接“落地”内地。
国家广电部门在2002年底宣布批准凤凰卫视信息台,在内地作“有限度落地”后,2003年1月初,梅铎新闻集团旗下的星空频道,亦获准在内地作“有限度落地”。星空频道以娱乐为主,而凤凰卫视中文台主力社会、文化信息;而信息台则主力时事新闻信息。2003年3月初,国家广电总局再次批准多家境外电视台在内地作有限度广播。新获准的境外卫星频道包括AOL时代华纳旗下华娱电视、有线宽频的新知台、TVB8及星河频道等,令境外卫星频道的数目增至逾30条,其中香港的凤卫、有线和无线都先后入选,有助香港传媒在内地增加市场渗透。
李嘉诚旗下的Tom.com在年中以总代价5300万元,在2003年中落实收购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华娱电视64%权益。华娱在内地市场只在起步阶段,仍然在亏损状态,由于华娱在2001年底已获得广东省落地权,可配合Tom.com整合媒体的策略,拓展两岸三地的娱乐广播业务,建立真正的跨媒体王国。2004年广告收入续有增长,凤凰卫视全年获得超过1.5亿元纯利,扭转过去2002及2003连续两年的亏损,比起2003年亏损约7293万元有明显改善。另外,集团收入亦首次突破10亿元关口,达到11.1亿元,大升56.9%。
香港电台收听人数与日俱增,特别是长者台的听众增加了3成,2003年香港电台各频道的听众人数约300万,每天登入网页的浏览率更超过800万。其中,金曲节目及诉衷情节目较受欢迎,反映电台听众老化及怨气无处抒解,借电台的公共空间表现出来。
与此同时,商台对手新城对外开拓亦有进展,新城与广东电台于8月初开始,在多个时段进行联播,覆盖香港及珠三角区超过3500万观众。这个被称为本地“广播史上首度联盟”,希望能增加电台的广告收益,看来电台亦逐步与电视看齐,对开拓内地市场不遗余力。
CEPA的助力更令香港影业加速投资内地影院,像嘉禾娱乐进军深圳,宣布与华润集团组建深圳最大的万象影城。另一方面,寰宇国际亦与广东省电影公司共同投资电影院,计划在2-3年内在区内建立30-50家影院。
2004年9月12日是香港立法会投票日,这次选举网络媒体亦发挥特殊功用。较年轻的选民,纷纷使用网际网络作为讨论政治的平台发表政见,较著名的网站包括由网民自发组成的香港人民电台、网政21、WM6471,以及由“45条关注组”设立的Radio45等。这些网络电台每天都制作名嘴论政节目,类似过往电台的代议功能,而不少节目都是由业余者制作或报道,有时候比传统电台节目更具感染力。像投票日当天,这些电台均有直播选举情况,发挥强大的动员功能,对年轻选民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传统媒体。
本文为原文节选,综述全文请参见即将出版的《2005年世界华文传媒年鉴》,未经允许,任何单位、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