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钦文
(节选)
泰国华文传媒业,百年历程,可谓几经风雨,几度沧桑,始终在艰难困境、坎坷满途中坚强跋涉。从其漫长、曲折的发展历程来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是萌芽阶段(1903年—1911年)。泰国之有华文报,始于20世纪初华人的政治觉醒。
《汉境日报》被认为是泰国的第一家华文报,然而它的创办始末年代不详,泰国广肇医局创立纪念碑文的记载只是表明1903年已有该报的发行。其后,《美南日报》(后易名《湄南日报》)、《启南日报》(后改组为《中华民报》)、《华暹新报》、《同侨报》等8家日报相继面世,其中《华暹新报》1907年创刊,同一报各出中、泰文版面,开启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在泰公开鼓吹革命、与保皇派论战的局面,成为当时曼谷很有影响的一份报纸。
二是发育阶段(1912年-1925年)。随着中国辛亥革命的胜利、中华民国的成立,海外华人社会中原来革命与保皇的斗争逐渐消退。因应社会气候的变化,泰国华文传媒从萌芽阶段步入发育成长阶段:
华文报作为信息的传播媒介,社会功能显露出来,内容开始触及经济、社会、文化诸多方面。《天汉公报》、《群报》、《侠报》、《暹京日报》、《联侨报》、《侨声报》(后易名《励青报》)等这一时期创刊的6家华文报,渐趋活跃,但泰国政府也由此开始进行干预,曾勒令《华暹新报》、《联侨报》、《侨声报》停刊。
三是发展阶段(1926年—1938年)。1926年,《国民日报》在曼谷出版,首先采用白话文报道新闻和发表文章,首次采用各号字体特别是小号字体排印;
1928年创办的《华侨日报》首倡“报纸大众化”,充实内容,出版星期刊,削减报价,并在泰国率先改用卷筒机印刷,成为当时华文报业之劲旅;《晨钟日报》为吸引读者由晚报改为早报,一改过去泰国华文报都是晚报的面貌……这些标志着泰国华文传媒业开始进入成熟发展的时期。
而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泰国华文报反日言论甚烈,引起泰国政府不满,而被吊销执照和勒令停刊之事时有发生,为此纷纷注册姐妹报进行应对,以致30年代姐妹报风行。这个阶段是泰国华文传媒业兴盛的一个时期,先后涌现20家华文报。四是大挫折阶段(1939年—1944年)。1938年泰国銮披汶政府上台后,华文学校几乎都被封闭,因反日言论激烈而甚为政府所注意的华文报更是难避其锋,终在1939年迎来泰国华文传媒业历史上最大的一场“风暴”。
1939年8月后,《中原报》已成为泰国硕果仅存的一份华文报,在日本进驻泰国后又为日本所接管,被称为“伪中原报”。直到1943年,泰国当局才允许另一份华文报《泰华商报》在曼谷出版。不过,其时形形色色的地下华文报约10家纷现,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宣传抗日的《真话报》。五是复兴阶段(1945年—1958年)。1945年日本投降后,华文报开始复兴,步入泰国华文传媒业的一个“黄金时代”。
这个阶段曼谷出现了101家华文报,先是《中原报》回归原主人而复刊,继之而起的是《中国人报》、《全民报》、《光华报》、《公言报》、《文化报》、《南声报》、《中华报》、《民声日报》、《正言日报》、《华侨日报》、《新中国报》、《民主新闻》、《曼谷商报》等。值得一提的是,至今尚存的《星暹日报》、《世界日报》也是创办于这个时期。六是萧条阶段(1959年—1970年)。在复兴期,刚刚曙光初露的泰国华文传媒业就又暗流隐现。
中国大陆解放后,美国对华采取敌视政策,泰国当局依附美国,推行反共政策,使左派华文报首当其冲。1958年,泰国沙立政府登台执政,再次关闭华文报自由开办之门,宣告了华文传媒业厄运的再次降临;随后,他侬政府也继续执行限制华文报的政策。凡是稍有传播中国大陆信息内容或稍为倾向新中国的报纸,都被予以查封。这个时期,只有《星暹日报》、《世界日报》得以幸存,也只有《新日报》(后易名《中华日报》)、《京华日报》两家华文日报获准创办。
整个60年代就为4家华文日报垄断天下,泰国华文传媒业被认为处于萧条、停滞期。七是平稳阶段(1970年-至今)。当时,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日本等世界各国纷纷与中国接触、对话,泰国也开始改变对华政策并与中国建交。国际局势的变化在泰国华文传媒业上的反应,就是10余年的停滞不前局面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被打破。
而首先突破这个局面的是1969年出现的《东南日报》,敢于零星报道中国大陆的消息。其间,政府政策时有起伏,华文传媒也历经创刊、停刊、复刊,但总体而言处于一个从量变到质变、趋于平稳发展的阶段。华文传媒与华侨一样开始融入到泰国社会,正式表明自己是泰国报纸;不再象过去那样作为政治斗争工具的面目出现,而走上实业竞争与发展的道路。
30余年间,泰国仅先后创办21家新的华文报,还出版过一些时政、经济、娱乐、文艺、生活等各类华文期刊。其中,到1983年8家华文日报(6家早报、2家晚报)日发行量约8万份,超过40年代后期华文传媒业兴盛时期的总发行量,且有的还少量远销欧洲。目前,泰国仅存6家华文日报、1家华文月报和2家华文期刊。
1903年至2005年,泰国百余年间不确切统计,有不下334家华文报刊接踵出现,其中报纸184家、期刊150家。有的昙花一现,有的寿终正寝,有的中途夭折,有的因自身因素被迫停刊,有的则因受政府限制而被勒令停刊……但他们历尽艰辛困苦,生生不息,成为泰国华侨华人的精神食粮。如今,泰国华文传媒业主要由6大华文日报构成,即《星暹日报》、《世界日报》、《中华日报》、《新中原报》、《京华中原联合日报》、《亚洲日报》。一个只有6000多万人口、逾50万平方公里陆地的国家,却拥有6家中文日报,这在不是以华语为母语的国家和地区中所罕见。
《星暹日报》是泰国历史最长的现存华文报刊。它由当时的南洋著名侨商、“万金油大王”胡文虎及其兄弟胡文豹创办于1950年1月1日,是星系报业的后起之秀;1971年由李益森先生及其夫人胡清心女士(胡文豹之女)接掌至今,稳固发展,知名度日高。自创刊始,该报就自诩为“中立性报纸”,基本坚持中立立场,因而在过去动荡不定、反复无常的泰国政局中均免于难。
《世界日报》创刊于1955年7月26日,由当时的政界要人与银行家合办,以世界报业有限公司名义印行。该报很长一段时期在政治上靠拢台湾,在泰中建交后遂陷入困境。直到1986年为台湾联合报系接办后,该报锐意革新,方重新崛起于泰华传媒界。
《中华日报》前身是《新报》,1960年3月16日易为现名,由陈纯创办。与其它华文报一样,它曾几经波折,但因坚持独立政策,善于迎合读者所好,而受到读者的欢迎。而且,该报能因应时代的进步,不断创新,成为泰国第一家采用柯色印刷机的华文报、唯一一家自购地皮建筑报社大厦的华文报、唯一一家获准上市的华文报、第一家自力更生完成电脑化转型的华文报。
《新中原报》1974年6月18日以“新中原报有限公司”名义注册创刊,历经改组现为泰国最大商业银行——盘谷银行掌控。而《京华中原联合日报》1984年7月16日由《中原日报》和泰国民众联络厅主办的《京华日报》合并创刊,自称“藉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强化人事和先进设备,为广大读者提供丰富多彩、内容充实的精神食粮”。
《亚洲日报》是泰国现最年轻的华文报,1993年8月28日由一批泰华企业家和侨领合资创办。泰国现潮州会馆主席李光隆就是该报董事主席。创刊不久,遭遇金融风暴,该报陷入泰国华文传媒业的一个低潮,惨淡经营。但是,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全力改版革新,已使该报脱胎换骨,走出了困局。
此外,泰国华文传媒界现还有一报两刊:《中华青年报》,是《中华日报》因应中国经济飞跃发展、全球掀起学习华文热潮而创办的子报,2004年5月6日正式出版,每月1期;《时代论坛》,1994年创刊的时政类月刊;《泰华文学》,1999年7月泰华作家协会创刊的文学类季刊。
关于泰国华文传媒业,值得一提的是,泰华传媒团体多达4个,即泰华报人公益基金会、泰华内地记者报业协会、泰华通讯记者协会、泰华通讯记者联谊会。泰华报人公益基金会由已故侨领陈世贤先生发起创建于1978年,为扶助泰华报业人员的社会福利慈善团体。该会成立以来,本着振兴泰华报业、扶助报业同仁的宗旨,促进报人团结,为报人及其眷属谋求福利,进而广泛参与国内外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已发放善款4000余万泰铢;致力推动泰中传媒交流与合作,推动泰国华文媒体的繁荣与发展,广获好评。
泰华通讯记者协会,1991年由泰国各地热爱新闻报道的人士组织成立。本着“团结泰国内地各府热爱华文新闻报道的通讯记者,共同发扬中华文化;为促进泰中两国传统友谊,促进泰中两国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而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同泰华其他社团及热爱中华人士的友爱团结”之宗旨,该会近年来举办了3届华文师资培训班。泰华报人公益基金会、泰华通讯记者协会之所为,无疑表明了在华文媒体的繁荣与发展进程中泰华传媒团体大有可为。
在英文媒体强力覆盖全球的大格局中,华文传媒大体仍属弱势媒体。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遭受金融风暴打击后,泰国华文传媒业经营困难,苦苦支撑。读者减少、发行量萎缩、专业人才难求、广告有限、成本过高等等,是泰国华文传媒业广为抱怨的因素。有人忧虑泰国华文传媒业“日渐式微”,有人甚至悲观预期华文传媒将在泰国销声匿迹。但是,百年来生生灭灭、起起伏伏、兴衰沉浮,依然延续至今,足以说明泰国华文传媒业生命力的坚强。何况,新的形势又使泰国华文传媒业迎来了发展的机遇。
本文为原文节选,综述全文请参见即将出版的《2005年世界华文传媒年鉴》,未经允许,任何单位、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