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曲阜4月20日电(记者林国瑞邱观史)在孔子故里曲阜感受了重量级景区文化表演项目——明故城开城仪式和祭孔表演后,“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记者采访了曲阜市委副书记、市长江成,了解曲阜旅游业的发展情况。
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
曲阜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曾孕育出了中国三大文化源流。据《史记》等古籍记载,中华人文初祖轩辕黄帝诞生于“鲁东门之寿丘”,即曲阜城东的寿丘;炎帝神农氏曾在此建都;上古“五帝”之首少昊死后就葬在寿丘之北,留下了被称为“东方金字塔”的少昊陵;虞舜也曾在曲阜长期活动。“三皇五帝”中,有四人在曲阜留下了活动踪迹,其中三人在曲阜建都。所以,我们可以说,炎黄文化就发源于此。西周初期,周公姬旦受封于曲阜,其子伯禽代父就封,建立了鲁国,融夷、夏、商、周文化于一体,形成了中华大地上一种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鲁文化,产生了周公、鲁班等代表人物。春秋末期,亘古伟人孔子在这里诞生,他所创立的儒家文化持续影响中国历史2500多年,铸就了中华民族的基本性格特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学派的其他代表人物孟子、颜子、子思等也出生在曲阜,因此,曲阜历来被称为“东方圣城”。另外,文学家孔融、孔尚任,经学家、训诂学家孔安国、孔广森、桂馥,山东快书创始人贾凫西等名人辈出,灿若群星,使曲阜成为享誉中外的文化名城。
悠久的历史给曲阜留下了辉煌的文化遗产,300余处文物古迹星罗棋布,其中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1处,构成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基础。祭祀孔子的庙堂孔庙,占地327亩,有各种古建筑466间,是儒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古典建筑群,以“建筑时间最久远、保存最完整”著称于世,被誉为“天下第一庙”。孔子嫡系后裔居住的孔府,占地240亩,有楼堂房阁500余间,是我国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衙宅合一”的典型贵族庄园,被誉为“天下第一家”。安葬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孔林,占地3000余亩,有历代墓葬10万余座,碑刻4000余通,树木10万余株,其中古树名木1万余株,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延时最久、墓葬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墓地,被誉为“天下第一林”。此外,孔子出生地夫子洞、尼山孔庙古建筑群、颜庙、周公庙、黄帝生地寿丘、少昊陵、孟母林、孔子父母葬地梁公林、九龙山汉崖墓群等,都具有极高的文物和旅游价值。
产业地位明确、突出
凭借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曲阜先后获得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旅游胜地40佳、中国王牌旅游城市、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殊荣,“三孔”(孔庙、孔府、孔林)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被国家旅游局公布为首批AAAA级旅游区。
早在80年代中期,曲阜就提出了“旅贸工农型”的经济发展思路,90年代初,又确立了“强农重工,活商兴旅,科教兴曲”的发展路子,1999年,曲阜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旅游兴市”的发展战略。现在,全市发展目标更为明晰:“建设生态式旅游胜地、世界性儒学研究中心、现代化历史文化名城”,“坚持全党抓经济,龙头抓旅游”。从而确立了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龙头产业、支柱产业的地位。目前,曲阜市接待中外游客达到每年400万人次,社会旅游收入12亿元,占GDP的12%。
旅游产品不断创新
近年来,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曲阜推出了孔子周游列国游、孔庙拜师游、寻根朝敬游、孔府美食游、书法碑刻游、古典婚俗游、孔府家工业旅游等一批极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尤其是孔子家乡修学旅游,自1988年首次推出以来,已经成为国际国内旅游市场上的名牌产品。游客每天早晨学打太极拳,听专家讲授孔子文化、中国政体、中国民俗,学习中医、中药、针灸、烹饪、书法、绘画、太极拳、中国民乐等,参观工艺品制作,到农村与村民同吃、同住,参与砖瓦制作、牛耕、摊煎饼、包水饺、吃年夜饭,以及与学生、村民联欢、座谈等。活动形式也不断翻新,穿古代学士服,戴古代学士帽,在孔庙杏坛举行开学典礼,在孔林孔子墓或尼山夫子洞举行毕业典礼,深受外国游客的欢迎。2004年暑假期间,仅韩国一个国家,就有1万余名学生修学团到曲阜开展修学旅游活动,充分展示了这项产品的吸引力。
投资3000万元建设的重量级文化旅游演艺项目《杏坛圣梦》,于2002年全面推出。该项目工程占地面积近1万平米,集合了全国第一流的编剧、编导、舞美、灯光、音响艺术专家和数百名专业演员,成为曲阜旅游的点睛之笔。此项目的推出,一举改变了曲阜旅游产品结构,对提高旅游综合效益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此外,《鲁国古乐》、《祭山大典》等都独具特色,受到广泛关注。
每年9月26日至10月10日举办的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活动丰富多彩,文化品味高雅,至今已连续举办了21年,常办常新,经久不衰,被确定为全国十四项重点旅游节庆活动之一。
在原有“三孔”格局的基础上,曲阜正在向“三孔”、“两城”、“四山”新的格局转变。一是继续打好“三孔”牌,挖掘文化内涵,围绕“孔庙祭祀化、孔府生活化、孔林神圣化”,在强化历史性和教育性上下功夫。二是抓好明故城、黄帝城的规划建设,今年已全面恢复了周长5300米的明故城城墙,并对明故城、黄帝城进行了规划、论证。三是开发“四山”,即国家森林公园尼山、石门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九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