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中印两国总理日前在新德里宣告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近些年来日渐缓和的中印关系,到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印两个在同时崛起的发展中大国,未来将呈现何种竞合关系,颇为引人注目。
在过去几年中,一直有学者在讨论,印度的经济发展是否有超越中国之势。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是2003年美国《外交政策》上的一篇文章。麻省理工学院商学院教授黄亚生和哈佛商学院印度裔教授韩泰云在文中提出,中国的发展主要依靠由海外华人引领的境外直接投资热潮,但是,金融、管理、司法等方面的改革都被推迟,本土私有企业也没有得到重视。与此相反,印度由于不能吸引到外资,转而为本土企业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建立了比中国有效透明的资本市场和司法制度,造就了一批可以与欧美争锋的本土企业。因此,他们预言,印度在未来可能超越中国。
但是,很多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专家对这种说法则不以为然。曾经担任世界银行驻中国首席代表的鲍泰利说,印度的基础设施极度落后,无论是交通还是电力,都完全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南亚项目主管、曾经担任国务院主管南亚事务副助卿的夏弗也认同鲍泰利的观点,“在未来20年内,印度都不可能赶上中国。”
至于两个身为近邻的发展中大国是否能够同时和平崛起,夏弗基本持乐观看法。她说,边界问题是两国的主要问题,但是那些有争议的地区都无人居住,因此可以忽略不计。她也提到,能源可能会成为一个问题,两国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
一直研究发展问题的韩泰云则提到,发展中国家正在发展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即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他认为,中印等发展中大国之间的贸易盟友关系正在形成,中印也在开始学习对方的发展模式,这种变化在过去两三年中尤为明显。
来源:星岛日报美国版 作者:陈之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