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并注明摘自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
首次率团赴大陆参访的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自称此行在“缅怀和经贸”的主题之外,更是一次“搭桥之旅”,它为两岸搭起一座便桥,但两岸关系走向,还得看在桥上行走的人
-本刊记者/冯亦斐陈晓萍
“今次访问,是成功的破冰之旅。”4月1日晚上9时,从大陆结束“缅怀之旅”、“经贸之旅”和“搭桥之旅”回到台湾中正机场的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召开记者会,向台湾民众说明这次大陆行的收获与感想。
3月28日,江丙坤率34人的中国国民党大陆参访团从台北启程,经广州、南京和北京三地,拜谒了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南京中山陵和北京香山碧云寺孙中山先生衣冠冢;与各地台商交流,并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国务委员唐家璇和中共中央台办主任陈云林会面。江丙坤此行最直接的两项成果,一是为连战造访大陆铺好了路——连战欣然正式接受了贾庆林代表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向他发出的适时访问大陆的邀请;二是就促进两岸经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达成十二项初步成果。
在国民党参访团返台的第二天,也就是4月2日,参访团一位随团幕僚向本刊记者表示:“毕竟是第一次,但大家都很有诚意,这很重要。”
国民党的重新定位
3月30日,南京中山陵,风和日丽。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56年来,国民党代表团首次以该党的名义组团拜谒中山陵。
上午9时,江丙坤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参访团,从中山陵博爱坊前广场拾级而上,至灵堂向孙中山先生敬献花圈,随后,参访团绕墓室一周进行瞻仰。
此次国民党参访团的大陆之行,是以“缅怀之旅”之名,行“经贸之旅”和“搭桥之旅”之实。
在去年台湾“总统”大选前后,国民党被批评为没有核心思想,对民进党当局的大陆政策不敢接招——由于担心被民进党扣上“卖台集团”的帽子,国民党在两岸问题上显得顾虑重重,失去了一部分民心。但大选之后,国民党在大陆政策上反守为攻,在春节包机等与大陆交往的问题上主动出击,被新加坡《联合早报》评论文章称之为“国民党终于找对方向”。
“两岸关系的关键是在两岸的经济,两岸经济的关键是在于两岸的政治。”3月29日,在广州,参拜完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幕之后,江丙坤在与当地台商的午餐会上发表了这么一番讲话,他说,“执政党做不到的,由国民党来做。”
江丙坤是国民党内的技术官员,出生于台湾南投的一个农村家庭,依靠个人的勤学苦读,留学日本,取得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1993年~1996年,江出任台湾当局的“经济部长”,1996年~2000年,出任“经济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2002年~2005年1月,出任“立法院”副院长,2003年出任国民党副主席。
2000年9月,江丙坤第一次访问大陆,看到大陆变化之快、效率之高。回台湾后,江在多个场合表示,中国大陆将变成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如果台湾不重视两岸三地互动,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此次是江丙坤的第二次大陆之行。在整个行程中,江谈得最多的就是台湾农产品在大陆销售和春节包机的常态化。江感叹自己早先在参与和大陆经贸交流时,虽然先一步奠定对大陆的间接贸易港的建设,但没有预料到有这样大的发展。
大陆参访团前后相继
“作为在野党,国民党让以财经见长的江丙坤率队,以‘经贸之旅’的定位,来大陆洽谈交流,其中的含义也是想在台湾改变国民党的形象,争取民众的支持。”中国人民大学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张同新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如此点评江丙坤的大陆之行。
3月29日,在广州飞往南京的CZ3507航班上,当本刊记者询问随团的国民党发言人张荣恭,此行是否会为国民党在岛内加分时,他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当然加分了!至于在多大程度上加分,张表示,还要看大陆方面如何回应。
张还介绍,国民党在此行前曾做过一个民意调查,44.7%的民众表示支持这次参访,30.3%的民众不支持。
为了清楚地向岛内民众传递此行信息,国民党特别邀请岛内六家主要电视台、一家广播电台以及一家纸媒体共15名记者从台北随行做报道,并专门由连战办公室的一名助理来照顾媒体人员。
在广州黄花岗烈士陵园,当江丙坤一行在人群的簇拥下,为当年孙中山先生亲手栽种的马尾松浇水后,出身媒体、曾经担任女主播的年轻立委王昱婷提醒江,有随行的台湾媒体因为不熟悉地形,未能抢到刚才浇水的镜头。江丙坤立即要过水壶,再浇一次水,说:“这个情景应该让更多的台湾人民看到。”
“国民党现在的定位就是:在台湾做强有力的在野党。”张荣恭对本刊记者说。
加强两岸农业合作、尽快推动解决台湾农产品在大陆销售问题,是国民党力推的两岸交流的内容之一,如果这项内容得以推进,将有利于台湾民众,特别是台湾中南部的农民和大陆的交往。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政治研究室主任朱卫东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国民党此行的目的,主要是在台湾争夺两岸关系的主导权,显示国民党作为台湾的在野党依然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无论最后谈什么内容,形式本身已经说明了问题。
3月30日晚,陈云林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国民党参访团时说,江丙坤奉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委派率团来访,“开启了贵我两党之间党与党对话的先声”。
台湾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的所长王高成教授认为,这次访问创造了两岸沟通的新模式 较之过去在谈香港航约续航和春节包机,透过民间团体沟通,现在的党对党的会谈,是两岸在缺乏正式官方管道的情况下,一个更加可行的方式。毕竟,政党要比民间团体更具备政治实力。
这种党对党的协商模式,在台湾引起了一阵热潮。据香港《大公报》报道,由国民党“立委”曾永权、蒋孝严组成的访问团,将在4月中下旬访问大陆,这被岛内媒体称为国民党访问大陆的“第二团”;另一方面,亲民党的“农业访问团”也将最快于4月初成行。
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也积极规划前往大陆,但是他强调与对岸的谈判协商结果,必须有执政当局的“概括承受”,他希望在第二次“扁宋会”时得到执政当局的首肯。民进党主席苏贞昌在接受电视访问时表示,如果对两岸互动有助益,他也盼望以执政党主席的身份出访大陆。
两岸真正的转机还没有出现
“两岸的交流,障碍不在大陆。”张同新对本刊分析道。自从胡锦涛有关两岸关系四点意见的发表,两岸关系的主动权向大陆方面倾斜。
张同新认为,两岸的一系列交流,具体能落实多少,恐怕也不能太乐观,一方面得看台湾当局的容忍度,另一方面得看国民党是否能真正地整合内部力量,并放下架子走向民间。
两岸关系要有实质进展,在台湾方面来说,光有在野党的力量是不够的,以春节包机为例,此事之所以能取得实质进展,是因为朝野合作 国民党党团来打前锋,然后把成果交给当局才得以实现。
但是,执政的民进党在两岸问题上能走多远呢?似乎各方对此问题都不看好。
在两岸关系上,江丙坤2000年的表述或许更为务实 只要两岸继续交流,就像男女恋爱,总会要结婚。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作者:冯亦斐陈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