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此文版权属《国际先驱导报》,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报许可。)
“但知春意发,谁识岁寒心”
据辜振甫的一位友人透露,辜振甫在重病中,还经常以不解的语气反问:“难道真的没有‘九二共识’”吗?
“若没有‘九二共识’,哪来的九三辜汪会谈?”
1月3日,突然传出辜振甫先生病逝消息。海峡两岸均高调哀悼。台湾传媒认为,“汪辜会谈”今年4月即满12周年,辜老等不及这个周年而仙去,这是“辜老的遗憾,历史的遗憾”。岛内《中央日报》在辜老逝世当天发表社论表示,辜老第一个遗憾是被李登辉欺骗,第二个遗憾是被陈水扁操弄,第三遗憾也是最大的遗憾,则是未能亲自再开启两岸会谈的大门。
“辜振甫的贡献将常驻人心”
1990年11月,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辜振甫先生当选为董事长,从此与两岸事务结下不解之缘。他最常被人提起的莫过于1993年那次揭开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的“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的“汪辜会谈”是海峡两岸高层人士在长期隔断之后的首次正式接触。
汪道涵(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人不是几句话能说完的,但辜振甫致力于形成一个中国,主张一个中国,承认九二共识,这我们也是认可的。
李光耀(前新加坡总理):我对辜振甫在两岸关系上的平衡务实态度,怀有很深的敬意……这么多年来,辜振甫博士也在协助稳定两岸关系方面,扮演了很有价值的角色。
吴作栋(前新加坡总理):我认识的辜振甫是深刻关切两岸和平与稳定的人,可惜时局不允许辜振甫在两岸关系方面能有更大的作为,但不论如何,辜振甫的贡献将常驻人心。
“辜老无人能够取代”
1998年10月14日至19日,辜振甫再率团赴大陆参访,与汪道涵会晤。辜振甫先生1945年离开上海时年仅28岁。当他53年后再回到上海时,已是耄耋之年。“53年后,旧地重游,感触至再。见到上海今天的荣景十分高兴。”
当时汪道涵会长和海协特意为辜振甫夫妇安排了两场京剧晚会。京剧名角唱完后,辜振甫也欣然登台唱了三段。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评价说:“他唱得非常好,很有余派韵味。”辜先生却曾撰文自谦是“四不像”。他写道:“不过,在学戏唱戏的过程中,我深深领会:人生就是舞台!无论扮演什么角色,都要‘入戏’,要认真,要敬业。目前我的时间可说是‘分秒必争’,我比较费心的是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连战(国民党主席):辜老在两岸的地位,岛内无人能够取代……辜老是一位温文儒雅、博学多闻、雍容大度的人……辜老对于两岸关系的着力,更是令人赞叹。
王金平:(“立法院长”):过去我曾两度就“九二共识”的实际内容与前后过程,向辜振甫请益,辜振甫的解释让我受教很多。
江丙坤(“立法院”副院长):辜振甫在世做了许多一般企业家不太愿意做的事,包括推动两岸谈判,这些都是可能吃力不讨好的事,但辜振甫做的比很多官员都多,却从不企求什么回报。
曾盼第三次“汪辜会议”
2004年10月25日,辜振甫因肾癌复发住进台北振兴医院,接受洗肾及呼吸器治疗。在病榻上,辜老曾接受某周刊的专访,吐露了许多不为人知的苦衷。而最令他难以释怀和不舍的,除了英年早逝的长子和尚待磨炼的次子,就是两岸和谈的未竞事业。而令他不满的,一是“九二共识”从历史“蒸发”,二是满腔热情被当局利用,三是个人声誉被政治抹杀。他一生以“谦冲致和、开诚立信”为安身立命之本,他领导的和信企业集团即得名于此。对于台湾当局为了政治私利而背弃“九二共识”,不惯与人争执的他,只能以沉默和反问对之。
焦仁和(海基会前秘书长):在振兴医院的2个多月时间里,每次陪他(辜振甫)聊天,他所谈的就是两岸的问题、“九二共识”的问题,还有岛内经济的问题。
陈文茜(台湾“立委”):一个月前我曾经前往医院探视辜老,当时辜老心系两岸问题,并特别告诉我,“两岸之间没有一件事情是小事,处理两岸关系,诚信是很重要的”。原先辜振甫还想要写一篇探讨两岸关系的文章,但是因为体力不济,到临终前都没办法写出来。探视时我还听到辜老的家人提到,辜振甫在病榻之上仍不断提到两岸关系的问题,让其夫人辜严倬云不免也抱怨丈夫都没有留一句话给家人,谈得都是国家大事。
陈自创(香港台湾工商协会常务董事、曾任辜振甫私人英文秘书):去年12月3日,在香港一个宴会上,有人提议在辜振甫及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身体健康允许之下,在香港促成另一次历史性的“辜汪会晤”,为两岸僵局开启“解冻”契机。当时辜振甫身边的人表示,辜振甫一旦知道汪道涵可能到香港来看他,即使身在病榻,也有可能包专机带医疗组随行,到港与汪道涵相会,为两岸关系尽心尽力。
辜振甫临终前还清醒时,在病榻上为自己的传记定下书名《劲寒梅香:辜振甫人生纪实》,取自古诗“但知春意发,谁识岁寒心”。他的老朋友汪道涵在唁电中说“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期我同胞,终能秉持九二共识与汪辜会谈之谛,续写协商与对话新页。庶几可告慰先生也。”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作者: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