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此文版权属《国际先驱导报》,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报许可。)
阿富汗中国筑路工人用血的教训告诉我们,防患于未然也许是目前身处危乱之邦中国人的唯一可行之法,特别是在派遣大批劳工出国之前,应当考虑及时给他们戴上“安全帽”。从某种程度来说,阿富汗工地遇袭事件为中国海外劳工的“安全帽”机制积累了“血的教训”。
国际先驱导报驻喀布尔记者 王军 报道
在6月10日凌晨发生的中铁建十四局盖劳盖尔沥青拌和站遭恐怖袭击事件中,11名中国工人遇难,另有5人受伤。根据记者了解和调查的结果,发现有关方面事先在安全防范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疏失。
●事先缺乏与使馆联系
据有关方面表示,中国驻阿富汗大使孙玉玺同志对中国在阿从事援建和承包活动的中国人员的安全极为重视。孙大使曾在视察中铁建在阿东部贾拉拉巴德公路项目时,依据当地严竣的安全局势判断项目安全工作存在着严重问题,并立即指示有关方面尽快改进,阿方也立即予以配合,把在工地负责警卫工作的阿富汗警察的人数增加到8人,使得恐怖分子不敢轻易发动袭击。
大使对盖劳盖尔工地的安全也非常重视,并打算在近期去那里督促落实,谁知尚未成行,就发生了上述不幸事件。如果事先有关方面加强与使馆的联系,相信会尽快消除安全隐患。
●当地安全部门曾试图加强与中方联系未果
据悉,联合国援助团(UNAMA)以及中铁建十四局工地所在的昆都士省省长以及负责当地安全工作的第六军团司令达乌德对中铁建的这个项目都十分重视,曾表示要加强与中方的联系。但由于种种原因,始终都未实现。此外,达乌德说他曾主动表示要加强工地的警力,但由于某种原因,这项措施并未得到落实。
●风险级别降低使人放松警惕
昆都士省位于阿北部地区,北与塔吉克斯坦相邻,曾经是被美国通缉的原极端主义头目希尔马蒂亚尔的老巢,在当地仍有一定数量的支持者。不过,近来该地区的安全局势相对较好,没有发生较大规模的恐怖袭击事件,被联合国驻阿机构在内部资料中划入较低风险的蓝色区域(中度风险的区域被标成黄色,主要是中部一些省份;高度风险区域是红色,主要集中在南部与巴基斯坦接壤的几个省份),容易使人放松警惕。这次,恰恰在这个一向被认为是最安全的地方发生了近年来最大规模的恐怖袭击。这再次提醒人们:时刻不能放松对人身安全和敌情的重视。
●工地防范松懈,出事前一天曾有可疑吉普车闯进工地
遇袭的沥青拌和站虽然离公路大约有五六百米的距离,交通较为便利,但四周环境并不理想。工地被夹在两道高山中间,一条大河从工地周围流过,在很远的地方才有村落,地势十分偏僻。更主要的是,工人们生活的一座大院有三座门,只有当地方面派遣的两名持枪保安把守,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进出,没有登记和请假制度。据目击者说,出事的前一天下午,有人开着一辆吉普车快速闯进工地,绕了一圈又掉头开走,十分可疑。此外,60多名刚刚抵达工地的中国工人被安排在大院外面的几顶帐篷中过夜,四周一片空旷,没有任何警卫来保障他们的安全。如果他们睡在大院里面,也就不会蒙受如此惨重的伤亡。据参加过其他援外活动的工人介绍,在其他国家,工地周围或者挖了一道壕沟,或者围起铁丝网,任何人进入都要登记。
记者手记:安全建言
为避免中铁建十四局工地遇袭事件重演,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提以下建议,供今后其他中国公司在海外开展援建或承包活动时借鉴:
一、充分增强与驻在国的中国大使馆的联系,有事向使馆请示。
二、加强与联合国和当地政府的联系,加强互动。
三、增强安全意识和敌情观念,从思想上重视安全防范工作。
四、强化施工现场的安全防范,堵住各种漏洞,不给恐怖分子以可乘之机。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