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九月二十七日电 题: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需要政府扶持——访中国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
中新社记者赵建华王彤
“提升中小企业的竞争力,需要政府扶持。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对中小企业都有非常重要的扶持政策。”
在此间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竞争力论坛暨中小企业高峰论坛上,中国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姚景源今天在此间表示,中小企业规模小并不意味着它不重要,世界上任何国家和任何地区的发展都离不开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的协调发展,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保持健康较快增长的重要基础。
不管是美国、欧盟还是日本,都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在本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制定了许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他们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一是靠税收优惠,降低税率、税收减免,提高税收起征点;二是靠财政补贴,还有贷款支持。
姚景源介绍说,中小企业在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GDP的一半以上和税收的四成以上,都是中小企业创造的。此外,中小企业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就业。现在在中小企业从业的人员已经占到全部企业从业人员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
目前,包括个体企业在内,中国中小企业有两千九百多万个,从业人员一亿七千多万,资本金六万六千六百亿元人民币。其中,非公有制企业占了九成多。它们主要集中在工业行业和批发零售贸易业,这两块占到了整个中小企业的八成。
但他也承认,目前中国的中小企业跟西方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中国工业对整个经济的拉动现在主要还是靠大企业。中小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相对来说比较落后,企业技术创新有待加强。在国外,中小企业的创新高于大企业,但中国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还很薄弱。
经济界普遍认为,企业要具有竞争力,其技术创新费用要占到营业收入的百分之五,而中国的中小企业还远远低于这一水平。由此导致中小企业的产品附加值不高。大多数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还大多是初级产品、“大路货”。此外,中小企业的对外依赖程度也不高。现在七成的中小企业没有产品出口。
中小企业的职工素质和技术人才相对于大企业处在劣势。在中小企业中具有大专学历占总数的一成,高中和中专占三成,员工的文化结构偏低。技术人员仅占全部职工的百分之七,还存在人才流失的状况。
姚景源认为,现在应该下力气研究中小企业,加大对他们的扶持,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服务。“没有中国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就不会有整个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