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04月23日 星期五
站内检索
频 道: 首 页 | 新 闻 | 国 际 | 财 经 | 体 育 | 文 娱 | 台 湾 | 华 人 | 科 教 | 图 片 | 时 尚
精品商城|短 信 | 图片库 |专 稿 | 出 版 | 供 稿 | 产经资讯 | 广告服务 | 视 频 | 心路网
本页位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古代诗词与河南文化

2004年04月23日 16:39

  河南是中华诗歌的主要发祥地。在先秦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国风》160篇有95篇是中州作者的作品。秦汉时期的乐府民歌中,代表当时五言诗最高成就的《古诗十九首》,内容主要反映了中州区域的民风民情。在魏晋南北朝一批特殊的诗人群体中,代表人物大多是中州或与中州有关之士。如“三曹父子”写于河南的《蒿里行》、《七步诗》等作品,首开文学史上的“建安之风”;“建安七子”中的王粲、阮、应皆中州名士,诗赋兼长;“竹林七贤”中有阮籍、向秀、阮咸、山涛四人是河南人,主要活动于太行山一带;“蔡氏父女”中的蔡文姬,更以《胡笳十八拍》等成为历史上一位著名女诗人;“谢氏家族”的前后多人中,谢灵运留下了《登池上楼》等名作,谢首倡的“永明体”不仅开创了山水诗的新局面,而且讲究平仄对仗、音韵和谐,开了我国近体诗的先河。庾信的诗可以说是唐诗绝句的先声。而杰出的诗论家钟嵘,更以《诗品》成就了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论专著。

  唐代乃我国诗歌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中州诗坛尤其群星璀璨。初唐沈期、宋之问的“沈宋体”,对近体诗的形成贡献巨大。盛唐元结主张“救时劝俗”,为后世杜甫所推崇。岑参、高适是“边塞诗派”的主要代表。崔灏的一篇《黄鹤楼》,曾经使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中唐倡导“不平则鸣”、“陈言务去”的韩愈,在古文运动中功勋卓著,在诗歌艺术上也成就非凡。白居易以平易流畅的诗风倡导“新乐府运动”,其《白氏长庆集》收诗三千,独占唐代个人创作数量之鳌头。元稹与白居易并称“元白”,在风格、理论上互为接近。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以唱和作品成就最高。李贺诗构思奇特,想象丰富,语言绮丽,在唐诗中可谓别具一格。晚唐李商隐,作品意境朦胧瑰丽,比兴取象多彩多姿,尤其“无题诗”成为全唐诗坛的绝响。诗坛巨擘杜甫,是我国诗歌史上的现实主义大师,他不仅在思想上痛切时弊、忧国忧民,在艺术上浓厚凝重、炉火纯青,而且使七律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境,被称为“诗圣”。浪漫主义“诗仙”李白的诗歌创作,也与中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作为另一种文学形式的词,中唐以后开始发达,中州诗人也逐渐用之进行创作。如韩的《章台柳》,王建的《调笑令》,刘禹锡的《忆江南》、《竹枝词》等,都是脍炙人口之作。被称为词中圣手的李煜,国破家亡被掳之后,在汴京写下了《浪淘沙》、《乌夜啼》、《虞美人》、《破阵子》等名作,中国历史上多了一位伟大的词人。

  到了北宋,中州再次成为中国诗词文化的中心。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贺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曹组的“门外绿荫千顷”等名诗名句,传颂一时。苏轼、秦观、王安石等词坛大家,也主要在河南创作出重要作品。岳飞的《满江红》,则将南宋词坛上的爱国主义旋律高奏入云。陈与义、韩元吉、史达祖等人的作品,也为中州词坛增辉。

  金元时期的元好问,诗学杜甫,词宗苏辛,一生中的主要活动都在河南,并且编辑有《中州集》,对中州文坛作出了重要贡献。时至明清,李梦阳、何景明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侯方域、李绿园也各自编有《四忆堂诗集》、《绿园诗抄》,但已经成为他们文学创作的“副业”--中州诗坛与全国诗坛一样,开始从鼎盛走向衰落。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一部悠久的中国文学史,主要就是一部中国诗歌发展史。先秦以下,中州诗坛代有名作、名家。尤其唐宋,河南籍或主要生活在河南的诗人、词家更是层出不穷。所谓“逐鹿中原”,并不仅仅表现在政治、经济方面,在诗歌艺术领域也曾经创造过无数的辉煌。

 
编辑:刘飞越
相关专题:“网上看河南”网络采风

 
  打印稿件
 
:::新闻自写短信:::
对方手机: 最多五个(半角逗号号分隔 0.2元一条)

新闻长信,五千字容量
检验码:
手机号:
密 码 :
获取密码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诚聘英才】-【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