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02月28日 星期六
站内检索
频 道: 首 页 | 新 闻 | 国 际 | 财 经 | 体 育 | 文 娱 | 台 湾 | 华 人 | 科 教 | 图 片 | 时 尚
  中新百货 | 短 信 | 专 稿 | 出 版 | 供 稿 | 产 经 资 讯 | 广 告 服 务 | 视 频 | 心路网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两会前瞻:民之命者大于天 公共安全最受瞩目

2004年02月28日 08:42

  中新社北京二月二十七日电题:民之命者大于天

  中新社记者 张量

  新一届政府执政的头一年,是中国的公共安全年。这一年,公共安全将民众与政府紧紧系在了一起。

  又一个执政年即将展开,公共安全就像社会这张绵密大网的一条纲绳,它将把政府与民众的距离收得更紧,让心贴得更近。

  去春,突如其来的萨斯,考验了新一届政府对人民生命负责的态度,更检验了政府维护国民安全的能力。一场生命之役,促使新政府班子迅速成熟,信息更加透明,应急机制建立,政府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增强。现在即使面对来势汹汹的禽流感,百姓也更加放心了。因为,人们相信这是一个可以性命相托的政府。

  过去的一年,有太多难忘的镜头,胡锦涛亲赴广东疫区慰问、鼓励民众,他指着胸口说:“广东发生非典型肺炎让我们很揪心”。温家宝为疫情深夜不能入寐,泪流满面。情切之处,领导人深深一鞠躬,饱含千言万语。在自古就有“人命关天”警句的中国,老百姓的生命安全从未如此“金贵”过。人民生命安全被新一届政府领导人高高捧起,不容落下。

  诚然,维护公共安全是政府的天职,公共安全问题集中反映了社会的综合发展水平与政府的行为责任能力。一个奉行“以人为本”的政府,只有切实提高自身“护巢”能力,才能真正履行誓言,为百姓遮风挡雨。同样,只有更加贴心的保护民众安全,才能真正取得民众信任。新一届政府在公共安全上所做的连番努力,让百姓看到了政府的诚意。

  为应对萨斯,仅二十三天就出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创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台法规最快的纪录;

  山西矿难、衡阳大火,各种事故时有发生,政府二00三年十月专门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由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坐镇主持,立法、落实、监督,政府对安全生产的关注已经细到一个螺母,一顶安全帽上;

  禽流感袭来,中国表现得从容而冷静。透明的信息使老百姓坦然面对,并不惊慌;鸡鸭倒毙的同时,养禽户也得到了及时补偿。

  然而,公共安全的社会问题如活跃的火山,随时有爆发的可能。新春时节仍难免被密云灯会踩踏事件、吉林中百和浙江海宁的特大火灾罩上阴云,让人们不忘生命的脆弱。在灾难、紧急事件预测、应急等各项公共安全相关的环节上,中国的现状仍差强人意,隐患重重,技术手段、物资储备调配能力亟待提高。

  经历了这许多生与死的瞬间,公共安全成为社会最受瞩目的话题。法学家呼唤法律法规的出台;行政学家疾呼建立相应机制;科学家呼吁加快公共安全科研平台建设;地方两会上,“公共安全”也成为热门话题。

  刚刚结束的北京市“两会”上,十一位人大代表联名提交《必须高度重视涉及城市公共安全的“风险管理”》议案,提出应为此建立一些长效的、完备的公共安全保障机制。对可能发生的涉及公共安全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详尽地制定应对涉及公共安全的风险预案,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监控,救援力量应随时处于待命状态;对公众进行防灾教育,告诉公众如何自救救人。

  民之命者大于天。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公共安全必将再次成为参政议政的焦点。可以预知,预防为主、健全机制、依靠科学将是下一个公共安全年的主题。

 
编辑:李淑国

专题网站:2004全国两会
 
  打印稿件
 
:::新闻自写短信:::
对方手机: 最多五个(半角逗号号分隔 0.2元一条)

新闻长信,五千字容量
检验码:
手机号:
密 码 :
获取密码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诚聘英才】-【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