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02月27日 星期五
站内检索
频 道: 首 页 | 新 闻 | 国 际 | 财 经 | 体 育 | 文 娱 | 台 湾 | 华 人 | 科 教 | 图 片 | 时 尚
  中新百货 | 短 信 | 专 稿 | 出 版 | 供 稿 | 产 经 资 讯 | 广 告 服 务 | 视 频 | 心路网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两会前瞻:入世考验关键年 中国仍需未雨绸缪

2004年02月27日 05:31

  中新社北京二月二十六日电 题:入世考验关键年

  中新社记者 张明新

  二00四年,是中国入世后面临考验的关键一年。入世后的两年间,中国全面履行承诺,进一步扩大开放,包括大幅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措施,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和外商对华投资限制,修订大批法律法规等等。从总体看,国民经济运行持续良好,无论政府还是企业都经受住了WTO的“初试”,原先预期的一些“狼来了”现象并未对国内产业造成大的冲击,这说明中国应对有方。

  但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应对工作刚刚开始,今后的任务还很重。”中国商务部副部长于广洲不久前这样表示。随着中国逐步走向加入WTO的后过渡期,国内履行承诺的压力在增大,关税的下降、市场的开放,使中外产品的竞争愈益激烈。如何应对和化解WTO后过渡期的市场冲击,是需要“两会”代表、委员共同思量的重要课题。

  资料表明,二00四年头两个多月中,已有十来种国产车型降价。主要原因是竞争对手进口车在关税下降、许可证数量增加等因素作用下,今年价格总体水平将有百分之八到十的降幅,对国产车构成直接冲击。

  根据入世协议,在二00四年,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最大的还不是汽车业。农业、零售业和保险等服务行业首当其冲。

  今年,农产品平均关税要有较大幅度下降,降幅在百分之九到二十之间,国外农产品将大幅进入中国市场,将给中国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带来激烈竞争。

  今年,中国将全面允许外资从事图书、报纸、杂志、药品、农药和农膜的分销。外资从事特许经营和无固定地点的批发或零售服务也将全面取消限制。有业内人士分析,外资全面进入上述零售领域后,会挤占多达五成市场份额。

  今年,外资财险公司可依照有关规定,在华经营所有合法非寿险业务,并可将经营区域由去年的十个城市扩展至十五个城市。

  在外资进入带来挑战的同时,中国企业的出口还可能遭遇更多的壁垒。“反倾销”、“贸易壁垒”、“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名词频繁地在中国媒体上出现,而各国反倾销限制的主要产品如化工、塑料、橡胶、钢铁、纺织品,全是中国的出口强项。

  中国政府矢志进一步做好加入世贸组织应对工作,全面提高工作水平,确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永远利大于弊。具体有以下应对策略:分类指导,提高后过渡期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运用世贸组织规则和机制,有效应对贸易摩擦;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积极参与和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积极推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

  以受冲击最甚的农业为例,今后一个时期,中国重点从五个方面加以应对:加快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突出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切实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培育新型市场竞争主体;加快建立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的法律体系,依法支持和保护农产品的出口。不久前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为解决入世背景下的“三农”问题进一步廓清了思路,文件注意遵循国际规则,特别规定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强调搞活农产品流通。

  应对好入世后过渡期的考验,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既要临危不乱,又要未雨绸缪。应对得好,化解得快,就能从变化之中找到机遇,在冲击面前掌握主动。不久前辽宁省省长薄熙来离开沈阳另有任用。媒体纷称这个具有国际化视野和亲和力的官员,可能奉调到负责管理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的中国商务部任职。果真如此,薄的此行在某种程度上可谓是“进京赶考”。完

 
编辑:张明

更多精彩经济新闻:中新财经频道

专题网站:2004全国两会
 
  打印稿件
 
:::新闻自写短信:::
对方手机: 最多五个(半角逗号号分隔 0.2元一条)

新闻长信,五千字容量
检验码:
手机号:
密 码 :
获取密码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诚聘英才】-【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