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02月06日 星期五
站内检索
频 道: 首 页 | 新 闻 | 国 际 | 财 经 | 体 育 |文 娱 | 台 湾 | 华 人 | 科 教 | 图 片 | 时 尚
  短 信 | 专 稿 | 出 版 | 供 稿 | 产 经 资 讯 | 广 告 服 务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科教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元宵佳节访“龙灯之乡” 古老工艺用上先进手段

2004年02月06日 11:11

  中新网重庆2月5日电 题:元宵佳节访龙乡

  记者范卉

  今天是中国人的传统佳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在重庆,元宵节也被称为“大年”。每逢“大年”,村村点火把,镇镇舞龙灯。非要热热闹闹地耍了大龙,这个“年”才算是过得圆满。

  我们驱车一百多公里,来到“中国龙灯之乡”铜梁县。刚进铜梁地界,我们就深深感受到了龙乡的氛围。公路边,村寨里,随处可见龙的雕塑,龙的灯饰。一群四五岁的孩子也舞着一条约十米长的小龙灯,在街头蹦蹦跳跳。

  铜梁龙灯是巴渝十大民间艺术之首,被誉为“运动着的中国龙博物馆”。铜梁舞龙艺术团团长杨麟告诉记者,有“中华第一龙”美誉的铜梁龙灯既指它的工艺制品,又包括它的玩舞技艺,是龙与灯、工艺与舞蹈、民族风俗和表达形式的完美融合。

  据介绍,铜梁龙灯有火龙、蠕龙、板凳龙等数十种,工艺分为扎、裱、绘、粘、装五大工序,即竹编造型,纸绸裱糊,落墨彩绘,粘贴修饰和总装。

  其中最关键的一道工序是扎龙头,一般不传外人。当地人介绍,现在能熟练扎制“铜梁龙”龙头的不过七、八人,年龄最大的已经七十多岁,最年轻的三十多岁。

  古老的铜梁龙灯如今也用上了先进的科技手段。以前的龙灯一般舞一两次就坏了,而且容易褪色,一下雨龙灯就被抹了大花脸。现在,工艺师们采用了先进的喷绘技术和定型技术,一条龙可以用两到三年。

  铜梁龙灯的代表品种是五十米长的大蠕龙,也就是人们俗称的“铜梁龙”。当地民间艺术家余德强介绍说,全国都做龙灯,铜梁龙之所以脱颖而出,就是因为它结合了各地龙灯的优点,既有北方龙的雄伟、庄重、浑实,又有南方龙的轻巧、灵秀与精致特征,伸缩自如,便于舞耍和展示技巧。

  铜梁龙灯的舞蹈套路十分丰富,成型套路已达五十多个。数十名舞者通过游、滚、翻、穿、绕、盘、腾、跃等多种基本技法有机穿插,传达着龙的雄浑气势和神韵风采。

  在铜梁,我们还观看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火龙”表演。龙体内被装上了火烛,通体透亮,飞鬃流彩。金灿灿的火花在空中飞溅,光闪闪的巨龙在夜空中呼啸起舞,上下翻飞。

  围观的数万群众一忽儿被闪落的火花吓得四散,一忽儿却又聚拢过来,希望离火龙再近一点,看得更清楚一点。欢呼声,尖叫声,喝彩声,传遍了县城。

  当地人告诉记者,铜梁龙灯会从明代就开始兴起了,这是当地祈求神龙赐福的重要仪式。沿袭至今,成了深受人们喜爱的娱乐方式。

  铜梁龙灯也给当地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杨麟介绍说,仅龙灯销售和表演每年的收入就有七八十万人民币,加上其他的灯饰产品,每年的产值超过五百万人民币。优良的工艺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顾客,每年来订货的络绎不绝。

  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不仅让这个中国西部的小城蜚声海内外,也让这里人们富裕了起来。铜梁人舞龙祈福,龙真的把福气带给了他们。(完)

 
编辑:余瑞冬
相关专题:2004年春节黄金周

 
  打印稿件
 
:::新闻自写短信:::
对方手机: 最多五个(半角逗号号分隔 0.2元一条)

新闻长信,五千字容量
检验码:
手机号:
密 码 :
获取密码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诚聘英才】-【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