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1963年10月10日,梅艳芳出生在香港一个单亲家庭。因家境贫寒,4岁半,她就开始在酒廊、歌厅“走台”唱歌。1982年,梅艳芳参加电视台第一届“新秀歌唱比赛”,并获得冠军。从此,她的命运开始改变。当时她刚满19岁。
百变歌后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香港演艺圈,几乎被美女垄断。梅艳芳容貌平凡,然而,一向相信“人定胜天”的梅艳芳决定变缺陷为优势。
1985年,在唱片《似水流年》中,梅艳芳以中性形象示人:长西装和长大褂使她显得格外出众,一时吸引许多青年人竞相模仿。接着,在成名曲《坏女孩》中,其豪放不羁的形象深入人心。
1986年《妖女》、1987年《烈焰红唇》中,梅艳芳“大胆性感”的造型令人大跌眼镜。而1989年唱片《淑女》中,她又旋风般地做回身穿长裙、温文尔雅的淑女形象。
她开创了香港乐坛讲究舞台演绎和造形的风气,打破那时流行一时的民歌小调风气,而代之以新潮大胆的劲歌热舞;同时,梅艳芳一改“花瓶”女歌星只需一脸清纯上台的惯例,时而妖女、时而淑女亮相。由此被人称作“百变梅艳芳”和“香港的麦当娜”。
自此,梅艳芳在乐坛已打稳地位,同期与谭咏麟、张国荣并称“三大天皇巨星”。
实力影星
如果说她在歌坛上一直是风流班头、浪子领袖,她的影视演艺生涯却始终貌似波澜不惊,实则潜流暗涌。
1988年,凭借关锦鹏执导的《胭脂扣》,梅艳芳一举获得2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第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之后,她又在40多部电影作品中演绎荡妇、怨妇、贵妇甚至男人等不同角色。在这个泥沙俱下、人人忙着接片的娱乐大环境中,她说,只有寥寥几部作品的角色是她喜欢的。
“梅姑”与“慈善大家”
1994年,经过2年休息,梅艳芳宣布复出。她开始注意提携后辈,如许志安、梁汉文和爱徒何韵诗等,为他们的出道制造声势,提供各种便利条件。新人们都尊称她为“梅姑”。在“裸照风波”、“抗击SARS”等一系列风波中,她仗义执言,被推举为香港演艺人协会主席,成为当之无愧的香港演艺圈维权斗士。至此她在娱乐圈的至尊地位真正形成。
有人还算过一笔账:梅艳芳1982年成名至今,歌影两方面的收入,累积超过2亿港元。“赚翻天”的梅艳芳同时获得“慈善大家”的称号。她积极参加各种慈善晚会和慈善活动。1993年,她进京参加赈灾慈善晚会。同年,以个人名义捐出100万元建立一所“华东三院梅艳芳护老中心”。之后,她出资成立“梅艳芳四海一心基金会”,资助贫困、年老的人。
自2003年8月22日,媒体传出梅艳芳身染重病后,9月5日,梅艳芳打破缄默,证实自己患上子宫颈癌。记者会上,她四次重申自己一定要战胜病魔,她说,“我从来没有怕过,我一定会打赢这场仗!你们等着吧。”
2003年11月6日,梅艳芳身体极为虚弱情况下在红馆开个唱,一连8场。直至去世,梅艳芳不断通过演出、活动和记者会表明自己战胜病魔的决心。一直,她都是坚强的,带着微笑。(本刊记者/粲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