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科研在产业化进程中的作用
葛红
一、花卉科研在产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花卉科研包括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软件包括种质资源、新种类、新品种、新商品形式等繁殖、栽培、采收、贮运等技术;硬件包括设施、设备、材料等。
设施园艺是通过人工、机械或智能化技术,有效地调控设施内光照、温度、湿度、土壤水分与营养、室内CO2浓度等环境要素,按照栽培的要求为各种栽培作物(果树、蔬菜、花卉等)提供适宜乃至最佳的生育环境,有效地部分或全部克服外界不良条件的影响,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光热、人力等资源,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优质产品的产出率,大幅度增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栽培管理技术包括育苗技术、肥水管理、花期调控、病虫害防治。基质的优劣对种苗生长质量和速度影响极大,理化性能良好且清洁的基质是育苗成功的关键。为了确保幼苗生长茁壮健康,育苗采用无土基质。常用的有:草炭、椰糠、蛭石、珍珠岩等。
蒸汽消毒为一无药剂残留的基质处理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水蒸汽的高温加热基质,借此杀灭其中的病菌和草籽,基质冷却后即可进行种植工作。据国外文献蒸汽消毒温度对基质病菌之杀伤力为:93-100℃:耐热性病毒,所有杂草;82℃:所有植物病原性细菌;49℃:线虫;38℃:水生藻类。
一般说来,基质以80℃处理30分钟,可达到消除基质病原菌的目的。采用蒸汽消毒安全可靠,但关键是要有便利的蒸汽来源,也正是因为国内土壤蒸汽消毒机的缺乏,限制了蒸汽消毒在生产中的应用。
穴盘育苗。移栽时节省时间和劳力,移栽后生长更快,整齐一致并减少根系腐烂造成的损失。穴盘苗的移栽保存了更多的须根,使之可以更快地吸收水和营养。这就减少或避免了移栽对植物的影响,移栽后生长更快,整齐一致;而且通常可达到100%的成活率,很少需要补植。而传统的在苗床或育苗盘育苗,由于裸根移栽对根系的伤害,使植物必须在根尖新生后才能开始继续生长。受损的根系也易于各种基质菌类主要是猝倒病、疫病、根腐病的侵入造成烂根。
现代化的温室配合一系列专用设备的应用已使种苗生产成为当前花卉业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最为完善的行业,大幅度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整体效率。发芽室是一个能人工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的房间,是现代化种苗生产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因其空间较小,故比温室更容易以较低成本控制和保持种子发芽的最佳条件。
花期控制包括:(1)播种期:报春花、仙客来;(2)摘心:一串红、月季;(3)日照:一品红、丽格海棠、长寿花;(4)温度:蝴蝶兰、大花蕙兰。
二、世界花卉科研发展趋势
1、不断地寻求花卉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和新的销售战略。
2、研究育种、制种技术,种子加工处理技术,种苗、种球生产技术。
3、降低花卉生产成本,减少能耗。
A、寻求更好的生产地:选择自然条件优越、劳动力丰富廉价的国家、地区建设花卉生产基地,可以降低成本,以满足传统市场的需求。如许多荷兰、美国、德国等花卉种植者把部分花卉生产基地设在国外,甚至是欧洲以外,招收廉价劳动力,利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等优势生产花卉种苗、切花等。生产基地的延伸也带动了花卉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B、减少能耗:通过采用能源利用效率高的加温设备,降低加温温室花卉种植者的能源消耗。进行关于作物的温度需求和减少加温的研究,找出作物加温量的最低和最高限,从而在降低加温成本的同时,又能维持作物正常的生长发育需求。
4、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劳动效率
采取提高机械化水平和自动化水平等手段来降低生产成本,期望用其代替部分手工操作,如花卉播种、上盆、倒盆、产品检验和传送等。可在花卉生产基地内部设计合理的运输系统、全自动操纵系统、机器人等,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如:生产花坛植物、盆栽植物和鲜切花栽培容器的Hamers公司,自动化系统已经相当程度地减少了搬运等重体力劳动。
采用自动检测系统。每天,根据某种花卉的预订数量,机器人将它们挑出来,放在传送系统上,运到指定地方。整个系统是由计算机控制的,并且采用了条码技术,可以由此查出该花卉的产地。
研究开发新技术。发展FD传感器来测量堆肥和基质的孔隙度和含水量。这套装备由数个杆状探头构成,在探头附近产生波动电场,可以测出堆肥的电势。该设备潜在的应用价值在于可以精确测量基质的水分含量,在荷兰花卉拍卖市场可用来估算某种花卉的运输时间。另外,传感器可以用来控制灌溉系统,可用以完善根据干旱胁迫原理来控制植物生长发育的栽培技术。
研发更准确的时间、图像追踪技术,以便能在预定的时间里生产出达到订单质量要求的花卉植物。研究暗期间断补光技术,摘心时期和芽体成熟度的相关性,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技术。
温度调节措施来提高园艺生产中的能源利用效率。了解在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上,能够允许温度在设定值附近多大范围内波动。研究结果是,每株作物可以有12℃的温度波动幅度,这意味着可以节约相当一部分资金和能源。
5、重视环保问题,减少环境污染
杀虫剂。欧盟正在增加禁止使用的杀虫剂的种类。很多花卉生产商正在采取IPM方案,即最大限度地减少杀虫剂的使用,尽可能采用生物防治法。增加并完善病虫害综合防治系统的运用。
肥料。强调减少环境污染物的使用,减少人工合成的化学废料的使用,研究可持续生产战略。
生长调节剂。花卉生长发育的调控是切花、花坛植物和盆栽植物生产的关键问题,全世界已开展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工作来调控植物的高度和生长发育时期。以减少或够取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现在很多调控方法能够取代植物生长调节剂,如温度控制和肥水控制法。该领域的研究工作还在进行,并且已经取得较大进展。
水回收利用。有些国家已出台了关于治理花卉种植基地废弃物的排放造成的地下水污染的法律。法律要求所有温室花卉生产者回收并循环使用灌溉水,或者支付废弃物处理费用。那些用水量大的花卉生产者将增加环保费用。因此,有些公司已将水循环再利用。如:花卉生产基地安装雨水收集循环系统、净水设备、用紫外线灭菌装置和沙石过滤系统等净化水质,避免通常所用的化学处理(氯气处理)方法。通过限定灌溉时间来控制灌溉用水。进行基质的持水性和植物的需水生理等节水研究。开展湿度传感器的研制工作,以便确定灌溉时期和灌溉量,从而减少花卉生产中普遍存在的灌溉水浪费现象。
废弃物再利用。对大型花卉生产商来说,塑料栽培容器的再利用是一件很普遍的事。用蒸汽灭菌设备,将花卉种苗基地里的旧塑料容器全部杀菌处理,然后再利用,直到它们破损不能再用为止。现在,荷兰80%的生产单位都采用这种回收方式。而英国的回收率只有30%左右。
减少泥炭使用。荷兰严令禁止从国内的泥炭沼泽里开采泥炭,他们用于花卉生产的泥炭主要来自俄罗斯或波罗的海附近国家。采用混合基质,一方面相对减少泥炭使用量,更重要的是为了找到适合每种作物生长的基质混合配比。
三、我国花卉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围绕中国花协提出的“占领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的发展目标,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种类、新品种,适合我国环境条件、满足国内外市场要求。目前我国还有很多具有欣赏价值的花卉没有被研究开发出来;
2、向种子、种苗、种球国产化转换。目前这方面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进度还不够快;
3、栽培技术及设施、设备、灌溉方式、肥力监测、病虫害观测预防等力求本土化。这一点比较好,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培养起来设施、设备齐全的生产厂家和营销队伍,但在栽培技术灌溉方式、肥力监测、病虫害观测预防等,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葛红: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花卉室主任、副研究员)(漳州脑库现场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