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18日电 交通拥堵是北京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政府部门亦正积极想办法打通这个瓶颈。但北京青年报的文章认为,目前,在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上,存在着两个明显的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头疼医头、急功近利。文章认为,北京之所以出现严重的拥堵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是长时期以来许多因素累积起来而形成的。私人汽车发展过快,看上去是最直接的“肇事者”,但是,道路建设的不合理、城市功能布局的不完善、交通管理的观念及技术滞后,却是更为深层次的、很可能还是更重要的原因。
文章说,此误区最直观的佐证就是,在私人汽车远未发育的1984年、1996年,北京就发生了两次大拥堵。所以,只看到了非典之后私人汽车数量激增的这个诱因,就要把刀切在私人汽车这个节点上,未免失之简单和理想化。私人汽车到底要不要限制,如何限制,既关系到群众生活,又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需要综合论证的问题,决不可以草率定夺。
第二个明显的误区是泛道德化倾向。在目前关于交通拥堵的讨论中,症结剖析与道德谴责经常混淆在一起,很不利于问题的完满解决。
比如,“畅通工程”的权威、东南大学王炜教授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即数量庞大的自行车是交通拥堵的原因之一,于是乎,很多人就以为王炜是把交通拥堵的责任推到了骑自行车的人身上,以至于大为不满,造成对王炜教授的极大误解。又如,一位学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不限制私人汽车的发展,就是鼓励“有钱有势”的人侵占更多的公共资源。这个说法同样也有泛道德化的倾向,因为实际上,北京市不少私人汽车尤其是微型车,都是由工薪阶层购买和使用的,他们非但不是所谓“有钱有势”的人,还是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主体。如果对私人汽车抱有种种道德方面的偏见,注定不可能以理智的态度去分析问题的根源,当然也就找不到正确的答案。
文章说,对于北京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而言,任何一个公共问题的解决,都面临复杂的权衡和取舍,涉及到效益、公平和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所以,政府部门在做出一项重大决策的时候,应采取谨慎的态度,并以科学的方式和合法的程序进行。盲目的决策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而未经充分论证的决策,又违背了民主的本义。交通拥堵是一种城市病,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只能在发展中去寻求解决之道。只有从容应对、集思广益、科学决策,才不至于误入歧途。(作者:蔡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