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滚动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廊坊力争实现"六城同创"

2003年09月24日 22:13

  中新网9月24日电 在昨天召开的“网上河北行”廊坊市情新闻发布会上,廊坊市建设局领导介绍了该市建设情况。廊坊是全国目前唯一通过ISO14001环保体系认证的中等城市。通过"六城同创",实现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目标。

  近几年来,廊坊市建设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形象建设也是生产力"的理念为指导,以建设"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强市名城为目标,加大城建投入,扎实推进工作,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市区建成区扩展到54平方公里,主市区、开发区、万庄新区"三点组团"格局已经形成。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市气化率达到91%,集中供热率达到90%。人居环境明显改观,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人均公共绿地11平方米。

  高起点、大规模的建设使城市的生活保障功能、经济发展功能、社会进步功能、休闲娱乐功能日趋完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城市容貌明显改观。

  廊坊是河北省第一个环保模范城市,并获得两项河北人居环境奖。廊坊也是全国目前唯一通过ISO14001环保体系认证的中等城市。通过"六城同创",实现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目标,明年"5·18"前争取成为全国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保城市。

  几年来,围绕推进城镇化,加快"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强市名城建设,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化思想认识,确定城市发展定位

  现代区域竞争,主要表现为中心城市的竞争。廊坊地处京津两个特大城市之间,建市晚、底子薄、实力弱,属于"小马拉大车"。要想在大北京这一特殊区域激烈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打造良好的中心城市平台,栽好梧桐树,增强吸引力,提升竞争力。

  市建设局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总体思路和部署,首先确立特色,找准定位。按照差异化思维,我们不与北京天津比楼高车多,不与沿海城市比海水沙滩,力求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城市特色,实现错位发展。经过大量调查研究、专家论证和社会各界广泛讨论,明确了廊坊的城市定位,即"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努力把廊坊建成"生态环保城、科技教育城、会展旅游城"。

  廊坊以"六城同创"和承办省"5·18"经贸洽谈会、"10·18"中国农产品交易会以及环京津文明小城镇群创建等大型活动为统揽,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形成了基础设施与软件环境、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城镇化发展与各项工作、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等诸多方面的良性互动。

  二、发挥规划龙头作用,确保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权威性

  着眼未来发展和财富的有效积累,注意发挥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按照"点状组团、带状发展"的要求,规划了市区"小三点"和市区、永清、固安"大三点"组团格局及环北京、环天津两个产业带。

  在规划设计上舍得花钱。聘请国内外权威设计机构和一流专家参与,采用现代先进的设计理念。这几年,仅规划设计费投入就达近亿元。其中,请中国规划设计院编制控制性详规,花了400万元;请德国GMP公司、香港何显毅建筑师楼和澳大利亚SI公司规划设计文化艺术中心,花了近2000万元。

  同时,充分尊重专家意见,广泛听取市民呼声,严格按程序办事。为确保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我市成立了市规划审批委员会和规划专业评审委员会,凡较大城市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必须报经两个委员会评审,使城市规划设计逐步纳入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轨道。

  在规划执行上不怕得罪人。坚持规划即法、执法如山,"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条龙"。始终坚持把城市建设牢牢掌控在规划之下,比较好地体现了城市定位和规划意图。

  三、运用市场机制,做好经营城市大文章城市建设是一个高投入的产业,我们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靠市场机制打破资金瓶颈,变"有多少钱干多少事"为"干多少事筹多少钱",在经营城市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1998年以来,用3亿元的财政投资,撬动了150亿元的城建投入。

  1、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搞活二级市场。一是实行土地储备制度,建立地产交易中心,对经营性用地一律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几年来,共出让275.8公顷,成交额近10亿元,政府获得纯收益5.2亿元,大部分用于城市道路拓宽改造和市文化艺术中心建设等工程。二是以土地置换方式盘活存量。位于市中心的廊坊市体校占地近50亩,已不能满足办学需要。

  2、打造诚信政府,利用开发银行贷款。近几年,我市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从几千万元,到4亿元、7亿元,做到了借得来、用得好、还得上,以诚实、守信赢得了国家开发银行的看重。

  3、基础设施建设推向市场。成立了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按照公司化运作方式,先后建成市区新水源地、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104国道市区段改造等一批较大项目。由民营企业投资,建成了新奥艺术大道。投资40亿元的东方大学城,就是靠政府给一项政策,支持鼓励发展了一个产业,建起了一座7平方公里的现代化新城。目前,已有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40多所高校、6.5万名大学生入住。

  4、市政公用行业放开经营。将原来政府垄断经营的城市燃气行业,交给民营企业开发经营,开创了我省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运营的先河。目前市区7万户居民用上了洁净、安全的天然气,既方便了生产生活,又净化了大气环境。另外,在拍卖城市道路保洁权、公共位置广告经营权、公交线路运营权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5、公益设施管理市场化。将公益设施的物业管理服务推向市场、推向社会。占地660亩、一期投资1.5亿元的市文化艺术中心5年管护项目向全国招标,在参与竞标的9家企业中,最高报价向政府要管护费2500万元,由于引入了市场机制,最终荣盛物业公司以5年不向政府要管护费一举中标。

  四、实施项目带动,加快城市建设

  资金问题解决了,事怎么干?要把美好的设想、规划的蓝图变为现实,关键是抓住项目这个载体,把工作抓实。

  抓十件实事。从98年至去年底,市委、市政府连续五年为市民兴办"十件实事",五年共实施城建项目50大项、近300个子项目,涉及道路、给排水、供气、供热等十多个方面,其中既有"雪中送炭"项目,也有"锦上添花"项目

  一是形成合力,市建设局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由局"一把手"任组长,其他领导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成员即分工又合作,精诚团结,紧密配合,对各项工作进行全程负责。

  二是强化责任。各责任单位对承担的任务逐项进行量化分解,层层签订了责任状,一级对一级负责,并对每项工程实行倒计时。三是真抓实干。项目一经确定,立即召开动员会,举全局之力,上下坚持一盘棋、一股劲、真抓实干、不出杂音,"说干就干、干就干好、争创一流"。

  责任任务明确后,工程进展的每个阶段指挥部都做到有布置,有检查,严格奖惩,对完成任务好的进行通报表扬、大会表彰,对工作不力、进度缓慢的"亮牌子"、"打板子"。

  回顾廊坊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历程,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很多方面还存在不足。下一步重点抓好以下四点:

  进一步拓展城市空间,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按照打造科技教育城、生态环保城和会展旅游城的目标,首先把"小三点(主市区、开发区、万庄新区)"建设好。重点是借助东方大学城、清华科技园等教育、科研园区,整合教育科技资源,加快高科技产业发展,把开发区建成教育和高科技中心区;借助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等大型项目,把万庄建成绿色休闲中心。

  启动一批大型工程,完善城市功能。基础设施方面,启动全长55公里的市区大外环线,环内面积200平方公里,以快速路连接"小三点",带动安次和广阳工业新区、西部高教区、北部物流产业园区、万庄新区快速发展;启动全长10公里的龙河改造工程,把龙河建成中心城市的生态河、景观河;启动占地9平方公里的水库建设工程,结束廊坊市区没有河流和大面积水面的历史;启动全长135公里的采留线工程,建设从北京采育到大城留各庄、纵贯全市南北的一级公路,形成穿越5县17个乡镇的廊坊经济大动脉。以上四项工程直接投资30亿元,可拉动远期开发投资1000亿元。

  加快改革步伐,推进公用事业市场化。把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和水厂三个项目打捆推向市场。与清华紫光环保有限公司合作,将该项目包装整合、产权置换后在国外上市,取得融资再投入城市建设。研究出台具体政策,把垃圾经营权、广告位运营权、建筑材料运输经营权等全面推向市场。

 
编辑:林华俤
相关专题:“网上河北行”网络采风
  打印稿件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