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下午,太阳星城爱心之旅采访团抽身回京,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京城十余所著名大学的爱心志愿者面对面,聆听学子们对于爱心的理解。
会上,面对坐无虚席、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志愿者们,采访团成员动情地回顾了前段时间的采访经历,做了20多年摄影记者的郑启东老师红了眼圈,哽咽着说:“这次参加爱心之旅采访,每次端起相机时,我的心情总是非常激动,我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感动着。每一采访对象身上都有很不幸的故事,都是一本非常生动的书,他们的生活状态,能从根本上唤醒人性和良知,让我更积极地思考一些问题。通过这次采访,我的心灵得到净化,人生得到一种升华,衷心希望爱心之旅的路上与大家一路同行。”
采访团成员的心里话感染着与会的大学生们,他们纷纷表达了参加“爱心之旅”活动的意愿,并对活动的进一步完善积极建言献策。
爱的最高境界是人际关系的和谐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博士梁晨:
我有个大学同学,小时候遭电击失去左胳膊,我对他了解不深时,只觉得他很自负、有点孤僻而且愤世嫉俗,只要别人跟他不一样,他认为就是不对的。他的工作、恋爱,都比健全人更困难得多。我和他生活在同一个蓝天下,我希望通过“爱心之旅”的活动,有助于大家更了解象他这样的残疾人群体.
我是江苏人,今年南京出现罕见高温,不少弱势人群被热死,这样的事发生在文明社会,是一种强烈的冲击。“爱心之旅”活动应尽力提供机会,让社会多关注弱势人群的生存现状。
我一直在想人道主义概念,过去的理解比较简单化,认为人道主义就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其实在当前,人道主义应理解为“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爱的最高境界就是人际关系的和谐。我们应使弱势群体融入到社会生活中。“爱心之旅”活动应广泛引起社会关注,要引发社会大讨论。如果我们这次不能引起公众的关注,不能引起全社会的讨论,这次活动就是失败的。
爱心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
北大哲学系大四学生刘君:
我对于人性的理解一向很感兴趣,人生在世,吃多少用多少,我感觉“爱心之旅”的计划很周详也很宏大。对于呼唤爱心,光说动听的话是不够的,需要把理念贯穿在行动中,实实在在去做才行。我强调一点:行动,再行动!
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双学位李天胜:
一直以来我比较关注《南方周末》,它对于弱势群体的报道比较多,而且所刊载的文章一般会提出某些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爱心之旅”的采访报道,应尽可能多了解一些弱势群体实际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符永卫:
我本科在南开大学就读,曾在社会调查中与最贫困的人群面对面,他们的生存状态是如此恶劣,他们的性格也变得怪僻。我也曾采访过一些勇于面对逆境自强不息的残疾人,其中一位盲人的按摩门诊开得很成功,他还帮助其他残疾人就业。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难能可贵。他们的故事是如此生动而富有震憾力,但通常情况下,我们媒体只在助残日期间才会对他们予以关注。
我国大面积的贫困已经脱离了,但仍有大量的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值得人们关心,这次“爱心之旅”引起社会各界来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是很好的一件事。
爱心的关注面应该更广泛
光大光华管理学院会计专业大四学生沈启盟:
目前对于弱势群体的定义,社会上有些争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官员何平的定义是:弱势群体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下岗职工,二是进城民工,三是体制外的人,四是体制内早退的人。而社会学家认为,弱势群体是指人生基本权利受到伤害的人。建议“爱心之旅”的关注面更宽泛些,延伸到整个弱势群体。
我是学经济管理的,对于下岗职工这一块关注比较多,他们是中国经济改革中不容忽视的人群,关系经济改革的成败,希望“爱心之旅”对于该人群多加关注。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学生张今:
我的专业是英语和信息管理,实用性非常强,但这些只是载体,少了些人文的东西。暑期我在媒体实习,那家报纸曾在偏僻的一角报道了一个白血病孩子的故事,第二天不断有电话打进报社希望提供援助。我亲身体验到媒体的力量,我希望通过参加“爱心之旅”活动,可以让我更理直气壮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我一个同学有点跛,从不敢穿短裙,但她从未自卑过,她的成绩非常优秀,性格也十分乐观向上,她告诉我:"父母对我十分宽松,是良好家庭教育造就了我今天的个性."她的内心十分健康。我还遇到过一个六七岁的小孩,他骑车横冲直撞,曾点把我撞倒,居然回过头来骂我:"你没长眼睛!"从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爱心教育的重要性。
爱心的表现形式应更丰富
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专业大四学生赵浩:
以前我曾看过聋哑学生举办的手语节,他们用手语“演唱”歌曲。我们学校还展出过一些图片,直接表现残疾人的生活。当前社会生活节奏很快,人们很少有时间停下来关注离经济效益较远的东西。“爱心之旅”活动是对此一个有益补充。希望这次活动能多提供一些视觉和文学的资料,表现出深度和内涵。
人民大学社会哲学系研究生胥晓莺:
当前很多关于弱势群体的报道,是在弱势群体缺场的情况下来谈,很少真正让他们站出来的。“爱心之旅”就是通过公开的途径,让社会知道弱势群体的需求。建议尽量多一些弱势群体自己的阐述,不需要过多的文学修饰,让我们听到他们原汁原味的声音。
国内外有一些慈善性质的基金会,我们可加强与他们合作。去年我曾参加过“我最珍爱的”展览,其中上海一孤寡老人50年来一直保留着他爱人临终前留给他的戒指,这种细节,十分真切感人。上周我曾作过一个采访,中国现在弱势群体占总人口的10%,其中绝对弱势的人群约占5%,这么大的人群,需要我们关注。
我们不仅要有热情,更要有思考。媒体曾为“希望工程”立下汗马功劳,其标志“大眼睛姑娘苏明娟”,通过媒体报道,她的人生因此而改观。“爱心之旅”活动应把采访做得更深入一些,应寻找一种有效的途径帮助大多数弱势人群,而不仅仅局限在帮助个别人。
“爱心之旅”切忌流于肤浅
北大政府管理学院硕士陈虹:
人是社会的人,一个人必须对社会有用,生活才有意义,否则会过得很空虚。很多正常人经常陷入对生活、对现实的不满中。
从我所学专业和个人生活的角度,我希望广泛接触弱势群体。我个人的感受是:当前许多人的贫困是社会原因导致,爱心呼唤须纳入一定的轨道,媒体可以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如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单靠政府或高层逢年过节送温暖,是远远不够的,媒体应在推进社会规范上多作文章。
当前在很多地方,为了保证公正性,把贫困家庭的生活状况和获得的保障金,张榜公示,这在西方人看来,是极不人道的,对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关心爱护,须朝规范化方向发展。
第三,爱心资金运转问题,必须透明化。爱心资金的运作,必须让全社会建立信任感和透明感。
北京外国语大学大四学生潘昊:
对于弱势群体的观念,我与大家有些不同。我的老师曾观察过盲人,他们在会客前,会用手摸眉毛,梳理头发,残疾人同样是好强爱美的,我们应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贫困生也是我们应关注的群体,但也要一分为二看待。我有个同学,每月拿300元的助学金,但他成绩很差,经常不上课。我们在帮助弱势人群的同时,应关注他们是否对社会和对自己的责任感。
大学生有必要参与爱心行动
北大新闻学院研究生邵泽慧:
对于爱心志愿行动,年轻人的大学生有信心,也有意愿。趁我们还在大学校园里,趁我们胸中充满热情和激情,我们应多做些事。我曾去贫困山区采访,那里的生活与大都市有天壤之别。弱势人群固然是要靠自己努力改善命运,另一方面要靠外力帮助。在这方面,我们大学生义不容辞。
北师大人文社会科学试验班大二学生崔静:
我平常路过地铁,会看到很多乞讨者。遇到四肢健全的,我不仅不会给钱,反而会很鄙视他们。但面对身体残疾的乞讨者,我一般会慷慨解囊。在重庆的一个广场上,我曾见过一个双脚残疾的人,用手在广场上倒着写粉笔字,他的精神让我感动。
我最担心的是:我一天我会麻木,会习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那些弱者。
我希望通过参加“爱心之旅”活动,让我以平等的视觉关注社会弱势人群。中学时代我曾跟重庆扶贫办到巫山县开展扶贫活动,那些山区贫民的生活状态让我深深震憾。我想随“爱心之旅”采访团一起,深入基层报道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
北大经济学院研究生曹燕:
我参加了北大的爱心社,曾走进一些空巢家庭。北大教授曾因病活活饿死在自家床目,直到尸体腐烂后才被人发现。我本科时曾跟那些子女不在身边的老教授们坐谈,用"话疗"驱赶他们内心的落寂。我还援助过一位甘肃的贫困孤儿,每月从生活费中省出50元寄给他做学费。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我自己也获得很多,我目前正在做一篇论文<<论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的社会公正>>,我希望通过关注这个群体,引起整个社会的普遍关注。“爱心之旅”给我们机会近距离去感受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
北大国际政治专业研究生黄岩:
有一次我坐在车上,看见一个肢残人蹦着过马路,我很想去扶他,但我终于没有。一旁有一对衣食无忧的白领在嘲笑他.我感到害怕,我害怕自己有一天也会这样麻木不仁。美国首富比尔.盖茨,每年都会捐大量钱财扶残助弱,中国富人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如何唤起广大先富阶层的爱心,是媒体的责任,也是“爱心之旅”此行的目的。
(来源:华夏时报,作者:太阳星城爱心之旅特派记者 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