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5日电 据央视国际报道,经过连续半个月的不断观测,中国在北极最后一个长期冰站昨天开始撤站。至此,中国第二次北极科考任务已基本结束。
科考队建立的长期冰站位于北纬78度一片面积约350平方公里的浮冰上,这是中国在北极高纬度地区建立的综合性考察基地。
在15天的时间里,科学家对北极的气象条件、海气交换机理、冰层的厚度、温度、盐度和生物的生存条件进行了连续跟踪调查,并在这块巨大的浮冰上布放了两枚由我国自行生产的极区浮标。通过浮标发射的信号,中国科学家可以连续获得两年之内的有关数据。
本次考察覆盖了北冰洋南北长3000公里、东西宽900公里的广大区域,雪龙船作业超过北纬80度,直升机作业最北达到北纬81度,这也创造了中国极地考察新的里程碑。
考察首次使用了中国自行研制的ROV水下机器人,完成了不同区域海冰厚度、海冰底部形态、温度、盐度的连续测量,并使我们第一次看到了北冰洋冰下的景象。
科学家还利用直升机,首次在北冰洋海冰上布放GPS阵列,对海冰的运动轨迹进行了连续监测。船载自动气象站也首次获取了北纬80度地区的气象数据,填补了中国在北极高纬度地区气象资料的空白。
昨天,雪龙船已开始返航,预计将在9月26日抵达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