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国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解放军报文章指体制变革是军事变革的“攻坚战”

2003年08月06日 10:11

  中新网8月6日电 解放军报今天刊发军事科学院军制部谢蒲的文章,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军队组织编制建设新发展,指出体制变革是军事变革的“攻坚战”。

  文章说,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向纵深的推进,目前世界主要国家军队的组织编制都在进行相应的调整,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军队组织编制基本规律在新的信息时代条件下的生动反映。

  新型力量建设异军突起

  目前世界各主要国家主要是大幅压缩技术含量较低的传统机械化部队,并把陆军作为裁减重点。从目前情况看,重型机械化部队、小型水面舰艇部队、海岸防御部队、歼击航空兵部队和地面防空高炮部队等裁减数量较大。海、空军和陆军航空兵、特种部队、快速反应部队等高技术常规作战力量,在军队员额中所占比例则不断提高。同时,为抢占新的战略制高点,各国还十分重视军事航天、信息作战等新型力量的建设。俄军于2001年将军事航天和导弹空间防御两支互相独立的力量编制在一起,组建了新的“航天兵”。美军为了提高战略攻防能力,于2002年10月将航天司令部与战略司令部合并,航天力量与战略力量进行了新的组合。

  此外,各主要国家军队除普遍提高作战部队的信息化程度外,还组建专门的信息作战部队。如美空军建立了专门负责信息网络进攻的第8航空队,英、德、澳等国军队均建立了计算机网络防护专业分队,一些国家的军队还建立了“黑客部队”或“反黑客部队”。虽然这些信息作战部队还处在“萌芽”状态,规模较小,但却是一种趋势,将在未来作战中日益显现出巨大作用。

  指挥体制由“树状”转向“网状”

  各主要国家军队领导指挥体制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从适应机械化军队合同作战和建设的纵长型“树状”体制向适应信息化军队联合作战和建设的扁平型“网状”体制的转变,以便使信息快速、顺畅、有序地流动。在作战指挥体制上,为适应信息化战争的需要,各主要国家军队均着眼提高指挥效率,逐步取消了军种的指挥职能,强化以总参谋部为龙头、以战区为重点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法国于1993年将各军种指挥权集中于三军参谋部,战时三军参谋长转任总参谋长,由隶属国防部长改为直接隶属总统。美国近年来进行的国防体制改革,其主要内容也是加强参联会主席的指挥职能。

  由于局部战争主要表现为战区战争,各国均把战区作为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建设的重点,赋予战区更大的自主权,使其能根据战场变化实时决策、实时指挥。在建设领导体制上,为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各主要国家军队均着眼提高建设效益,完善由国防部统管、军(兵)种领导机关主抓的行政领导体制。

  随着军队建设成本不断提高,为优化军事资源配置,外军普遍重视从领导体制上强化对军队建设重要领域的统一管理,并建立相应的统管机构。同时,进一步完善军种领导体制,不断提高军种领导机关的地位和作用。如俄罗斯军队在大幅度精简领导机关的情况下,于2002年恢复了陆军总司令部,以加强对陆军建设的领导。在机构和部门设置上,无论作战指挥机关还是建设领导机关,都根据职能划分和“综合”、“效益”的原则来确定。各级作战指挥机关主要设立人事、情报、作战、后勤、通信等与作战密切相关的部门,且分工明确,人员编配精干并规定必须来自各个军种,比例大致相等。负责行政领导的机关,普遍注重加强宏观调控职能,设立综合部门,合并职能相近的部门,以减少或控制部门数量。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军队领导指挥机关中还设有较为完备的咨询、监督和试验论证机构。这些机构虽编制人员较少,但职能范围广,作用突出。

  部队编成日趋模块化联合化

  进入信息化时代,为应付各种威胁和有效发挥整体作战力量,作战部队已不可能以固定的编制模式完成多种任务,迫切需要部队在高度合成的基础上实行模块化编制,且各个模块之间必须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以适应战时灵活编组的需要。如美陆军的军就带有指挥模块的性质,而师和营则是作战模块,保障旅及师属保障营则是保障模块。在不同模块内,注重按功能配齐各种要素,以保证充分发挥作用。同时,各主要国家军队在调整部队编制类型时,还十分注重部队的多用途性,力求使一种类型的部队兼有重型、中型和轻型三种部队的能力,以适应部队数量日益减少、任务种类不断增多的情况。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不同军兵种的指挥和行动趋向一体,作战部队的编成趋向联合。地面作战部队一般都由步、装、炮、工、通、化和战役战术导弹、陆军航空兵编成。空军已开始组建由战斗机、轰炸机、侦察机、电子战飞机、预警机、运输机等多机种组成的混编联队。在同一军兵种内部实行联合编组的同时,不同军种之间的联合编组也开始试验。如美军的“95联合特混部队”,就是由海军的航母战斗群、陆军的机步旅、海军陆战队的两栖大队和特种作战大队、空军的航空中队和导弹连组成的联合部队。为解决能力互补的问题,除作战部队编成联合化外,一些国家现役部队与预备役部队也在进行联合编组。

  保障体制迈向一体化社会化

  为提高战时保障能力和平时建设效益,适应信息作战和建设的双重需要,各主要国家军队均建立了集约化、一体化、社会化的保障体制。为集中使用各种军事资源,进一步提高使用效益,主要国家军队普遍对各种保障资源进行集约化管理。美军在机构改革中,成立国防给养局,将陆、海、空军和海军陆战队分管的遍布全球的400多个军事给养单位和军事设施统管起来,一旦某处发生战争,可以集中支援。英军合并三军后勤部门,成立了国防后勤部,以使各种军事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为使作战行动与保障活动之间、各种保障力量之间结合得更加紧密,各主要国家军队的保障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一是指挥一体。美军在军种部以下,均由一名副参谋长负责军事后勤和装备技术保障工作,作战部队的战斗支援司令部由副参谋长兼任司令,较好地实现了作战与后装保障在指挥上的一体化。二是三军一体。俄军、英军都实行三军联勤的后勤体制。三是后装一体。世界主要国家的军队,都把后勤与装备保障作为一个整体,由同一机关负责统一计划并组织实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军队的不断精简,世界许多国家的军队都在不断提高社会化保障程度,以节省军事资源。美、英、俄、德、日等国军队平时大量的装备维修工作交由社会上的承包商负责,并注重充分利用民用基础设施、设备等资源。美军规定,凡利用民用设施、设备能够满足部队需要的,军队就不再另行建设。(原载:解放军报 2003年08月06日 第12版)

 
编辑:吕振亚
  打印稿件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