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经济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瞭望评论指中国需头脑清醒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2003年07月09日 10:05

  中新社北京七月九日电 近一段时间,某些国家一直在对人民币汇率评头评足,美元对欧元、日元汇率近来大幅下跌,“向人民币升值施压”的舆论再度兴起。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六月二十九日国际清算银行会议上正面回答:不认为人民币有被重新评估的可能。表明了中国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立场。

  最新一期的《瞭望》发表时评指出,某些国家向人民币“发难”,是直接冲着中国贸易顺差和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出口产品而来的。但美国高盛公司的研究认为,中国企业的产品价格竞争力并不靠货币因素,“价格因素只能解释中国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很小部分。中国产品的竞争力来自大量非国企进入国际贸易市场,来自大量低成本、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的存在”。

  而且有史可鉴。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针对日本国际贸易的强劲,组织舆论联合其他国家逼迫日元升值。日元短时间内暴涨三倍,但是日本产品依然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日本依然有大量顺差。但由于日元突然人为升值,日本国内外投机行为严重,尤其是大肆投资国内外房地产市场。当这种投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遭遇到美国和日本房地产业的价格下泻时,货币泡沫大量转化为房地产泡沫,直接造成了日本经济的持续萧条和金融问题的久治不愈。

  事实上,早在几月前,许多国际专家和研究机构就已充分阐述了中国目前调整人民币汇率产生的这种巨大风险。在中国金融国际化改革逐步加大、贸易顺差预期良好的情况下,人为调整人民币汇率将会直接导致投机盛行、热钱流入,使人民币币值抬高,由此影响出口,打压刚刚复苏的国内物价,从而会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致命打击。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直言:“人民币如果升值将使外商投资大量减少,这样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将下降至少二到三个百分点,这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会很大。”而中国经济的震荡,从长远看,会对亚洲经济的稳定产生影响;从短期看,也对世界经济的尽快复苏不利。

  国际汇率问题从来就不仅仅是个单纯的经济问题,它的后面掺杂了太多的复杂因素。该篇时评最后说,中国在当前发展的关键时刻,应该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自主道路,尤其是在中国经济国际化过程中,既要积极参与,更需头脑清醒。

 
编辑:余瑞冬

相关报道:学者:中国应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打击投机性冲击 (2003-07-04 15:38:08)
          《中国经济时报》:人民币升值争论暂画休止符 (2003-07-04 13:47:45)
          周小川:中国将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稳定 (2003-06-30 17:15:25)
          央行行长周小川:不对人民币汇率进行重新评估 (2003-06-30 13:31:32)
          新一届货币政策委员会表示应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2003-06-24 09:00:55)
          《青年参考》:人民币――未来的亚洲货币? (2003-06-13 15:06:17)
          远东经济评论称人民币正跃升为“亚洲的美元” (2003-05-23 14:57:59)
          非法外流资金悄然回流? 专家析人民币升值压力 (2003-05-15 09:16:03)
相关专题:捍卫人民币汇率稳定
  打印稿件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