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国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媒体分析:从日本转投“有事法制”透视野合政治

2003年06月05日 11:03

  中新网6月5日电 日本众议院5月15日通过了“有事”三法案。对比40年前的谈战色变,今日的日本国民又为何能如此“大方”地接受了违背“一国和平主义”的“有事(战事)法制”呢?

  新加坡《联合早报》在言论版刊文指出,揣怀“大国梦”的日本人在其官方与媒体的渲染“日本安全受到威胁”的舆论攻势下,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头衔的诱惑下,逐渐动摇了和平宪法拥护的信念。

  1990年11月,海部内阁向国会提出的“联合国和平合作法”之所以最终被迫成为废案,说明了当时日本民众对当局有意派兵的大小动作还存有疑虑和戒心。

  1992年12月,尽管以宗教团体创价学会为母体,标榜“爱好和平”的反对党公明党在关键时刻,跑到自民党这一边,支持名为“联合国维持和平合作法案”(即PKO法案)的派兵法案,当时党内已呈现分裂状态的社会党在国会投票表决时,还得装模作样,采取拖延投票时间的“牛步战术”。

  《联合早报》指出,日本政界对包括今日的“有事法制”等派兵法案全面丧失牵制力量,可以说是在1993年细川护熙成立名为“非自民联合政府”,实为自民党政权的延长与发展之后的事。

  1994年,社会党委员长村山富市率领该党投奔40年劲敌的自民党,成立名为“村山内阁”,实为自民党操纵的三党联合政府,更标志着日本政坛进入“总执政党化”与“总保守化”的时代。

  在这之后的日本政坛,不管是反对党阵营的领导权或者执政党都被自民党人或前自民党人所囊括。社会党不仅抛弃了建党以来所有自我标榜的基本方针与口号,包括反对美日安保条约与坚决拥护和平宪法等,最后连起家的“社会党”老字号也收藏起来,易名为社会民主党。

  在村山下台之后,社会党早已面目全非,从此只能扮演政坛配角中的配角。

  《联合早报》总结说,1993、1994年以后,日本政坛基本上就是自民党人化整为零或化零为整,合纵连横的政治游戏。借用各党派相互责骂的话来说,当前政坛的局面是:各党派之间的离离合合,只有权力与欲望之争,而无政策与纲领之别。即所谓“野合政治”是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