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三月十二日电 题:为台胞做实事、讲真话--记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副省长汪毅夫
中新社记者郑珊云黄少华
“台湾当局为配合‘文化台独’拟采认‘通用拼音方案’,其用心应予揭穿,但不应该将对‘文化台独’的批判简化为对‘通用拼音方案’的‘批判’。”福建省副省长、台盟中央常委、台盟福建省委主任委员汪毅夫在政协界别联组讨论时直言了自己的观点。
他说,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之下,台湾人民有在制度等重大问题上的自主选择权,也有采用某种拼音方案之类一般问题上的自主选择权。
汪毅夫发言的坦率风格,让人想起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汪慕恒。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时,汪慕恒委员在政协会上率先呼吁要重视保护台商的合法利益,引起台湾媒体的广泛关注。
二人一脉相承。原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所长,六届、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汪慕恒正是汪毅夫的亲叔叔。而汪毅夫的曾祖父汪春源,是清末台湾最后一批举人,一八九五年,以汪春源为首的台湾举子上书清政府,反对清政府割让台湾。有史书记载他们当时在都察院门口“垂涕而请命”,被称为台湾的“公车上书”。汪毅夫说,后来,他的曾祖父于一九0三年中了进士时,填写籍贯时还是写了安平县人,即现在的台湾台南县。
汪毅夫在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台胞,自己要与他的先辈一样,为台胞做些实事,讲些真话、知无不言。今年初,汪毅夫再次当选福建省副省长一职。作为民主党派人士,汪毅夫在福建省政府副省长中排第二,主管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工作。汪毅夫认为在自己所负责的这些领域,闽台之间均可加强进一步交流。汪毅夫说,上届任期,他分管对台、民族、宗教等工作,接触过很多台湾同乡,又因为有研究基础,与台湾学者的交流也更为方便。
其实,学者出生的汪毅夫,平日温文尔雅。虽然从政,却未弃笔,汪毅夫至今仍是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每年都有五万字以上的论著发表。
汪毅夫说他有一位来自台湾、与他同名的好朋友,那就是本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两人互赠著作时,有趣的是,汪毅夫通常在书上题“毅夫兄校正,毅夫敬奉”。
谈到副省长和政协委员角色时,汪毅夫说,作为副省长,自己要全力为全省民生谋福利,而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则要在全国范围内参政议政,建言立论。两者都需要努力工作,尽职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