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民测绘深度合作 新地图绘制周期缩减大半
今天(12日)下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和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就深化人才培养和科技合作签订协议。此举标志着该校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进程中迈出重要一步。
作为全军唯一一所以“信息”冠名的综合性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在测绘地理信息和卫星导航定位领域,有着深厚的学科积淀和较强的科研实力,长期为国家、军队的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新的起点上,该校站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高度,认真审视国土安全、军事安全、太空安全的需要,拓展军民融合范围,提升军民融合层次,加速推进前沿科研成果转化。
打造作战指挥的“天眼”
塞北草原,演练正酣。指挥导调大厅内,只见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红蓝双方对抗态势。逼真的画面、精准的方位赢得指挥员和导调人员的赞叹。
此次演练使用的战场环境仿真系统,正是信息工程大学推进军民融合的成果。
长期以来,虽然军事测绘和民用测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但在核心领域却是“你下你的河,我爬我的坡”。大家各有一套地理信息数据坐标体系,相互间不兼容、各自封闭运行,造成了测绘资源的浪费。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国家利益不断拓展,军地对测绘信息保障的需求日益增大,迫切需要双方提升融合层次,加强军地信息资源共享利用,打破壁垒、携手发展,利用有限资源提供优质服务。
这次战略合作双方提出,“要积极开展军民标准基础研究,促进军民测绘地理信息标准通用化”。以指挥员必不可少的地图为例,军用地图长期以来都由军队单独测绘完成,由于力量所限,制图周期较长,导致地图信息滞后和准确程度打折。该校教授孙群告诉记者:“地理信息标准通用后,通过必要的标准转化,军地可合力完成新一代大比例尺地图的测绘制图任务,绘制周期将缩减一半以上,并且数据更加精准、可靠。”
近年来,由信息工程大学主导,军地合作研发的“某型导航系统”“某指挥态势模拟系统”广泛运用于抗震救灾、跨区演练、卫星发射、“北斗”组网等重大任务中,为军地指挥决策部门增添了一双洞察苍穹的“天眼”。
筑就科研创新的“天路”
2012年1月9日,“资源三号”卫星发射成功。距离发射场千里之外,首次投入使用的某遥感卫星定标场里,信息工程大学的科技人员正紧张忙碌着。
据定标场负责人、该校教授黄小波介绍,这个由国家发改委立项,该校与中国科学院、武汉大学共建共用的卫星测量精度“矫正器”,正在为一颗颗翱翔在太空中的军地卫星提供在轨定标与检校保障。
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围绕重大科学问题和前沿技术问题开展科研攻关,是直通高层次研究成果的“天路”。几年前,该校就与地方有关部门在“国产民用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测绘和应用关键技术”项目展开了合作,在一批国际前沿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军民融合的一个成功范例。
向深度融合,加速高新技术的军民双向提升。按照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进一步加强测绘地理信息基础理论研究、重大技术攻关和发展战略研究,面向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前沿和工程化集成应用加大项目支持力度,加强前沿技术研究和关键技术联合攻关。
向广度进发,推动高新技术在国防领域、民用领域的双向流动和高效利用。该校从2012年开始联合地方政府、科研院所相继组建了“北斗导航应用技术”和“智慧中原地理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立起测绘导航领域战略联盟,实现了产、学、研、用一体化。预计到2020年,依托两大协同创新中心建成的中原地区产业基地,产值将达数百亿元。
架起人才培养的“天梯”
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该校的前身就开始瞄准测绘领域技术前沿,着手在卫星大地测量、数字制图、航天测绘等方面超前培养人才。如今,我国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两院院士,约三分之一毕业于该校,他们引领着国内测绘地理信息和卫星导航定位领域科技发展。
塑造一流人才需要一流的师资队伍,需要超前精准的眼光,只有这样才能架起人才快速健康成长的“天梯”。
近年来,该校已与武汉大学等多所地方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逐步推进课程共建、师资共享、学分互认、实验室开放等高效灵活的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聘请10多名企业高工作为学员导师,开设导航时频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等开放课程,在地方知名行业公司等建立多个人才培养实训基地。目前,该校地理信息和卫星导航领域,已形成以院士为统领、以优秀中青年专家和科技创新团队为主体的一流教学科研队伍。
此次签订协议后,借助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资源优势,该校将有更多机会参与行业重大科研和工程建设,这必将为该校测绘导航专业教学、科研和学员实践提供重要平台和机会,使学员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国际领先、国内顶尖的测绘地理信息技术。
(李 杨 本报特约记者 杨克功 特约通讯员 杨 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