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中将鼓吹中国核潜艇超美 罔顾美71中方不超10艘

2015年02月27日 08:38 来源:环球时报  参与互动()

美第12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建成

美第12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建成

  偷换概念、玩弄数字游戏正成为美国部分人士鼓吹“中国军事威胁论”的惯用伎俩。据路透社25日报道,美国海军作战部副部长马洛伊中将向美国国会议员表示,中国正在建造一些“相当惊人的潜艇”,总规模已超过美国拥有的核潜艇数量。对此中国军事专家刘江平26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美方此举片面强调中国海军的数量优势,并不能真正反映两国海军实力对比。

  鼓吹中国潜艇进步

  报道称,马洛伊是分管能力与资源整合的美国海军作战部副部长。他于25日对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海上力量小组委员会说,尽管中国潜艇的质量逊于美国潜艇,但中国目前拥有的柴电潜艇与核潜艇总数已超过美国,按照美海军发言人的说法,美军现有71艘潜艇。美国军方认为,尽管中国并未为潜艇搭载核导弹,但一直在生产和试验核导弹。

  马洛伊还表示,除了硬件设施外,中国也在加强潜艇部队的训练。“我们知道中国在进行试验,着眼于(潜艇)作业,明显是想要跻身先进潜艇俱乐部。”他表示,中国已三次派出潜艇在印度洋进行过远洋巡航,海外部署的时间长达95天。

  有分析认为,马洛伊故意突出中国潜艇数量优势,却对美国海军的技术优势轻描淡写,属于典型的偷换概念。例如美国现役71艘潜艇全部属于核动力潜艇,包括“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洛杉矶”级、“海狼”级和“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这些核潜艇排水量大都在8000吨以上,最大的“俄亥俄”级达1.8万吨,可携带24枚洲际导弹。而中国潜艇中大多为常规潜艇,其中还不乏老式的“明”级,排水量2000-3000吨左右。即便按照美国海军情报办公室的估计,中国核潜艇总数也不超过10艘,最新的093型攻击核潜艇性能仅与美国的“洛杉矶”级相当,比不上更先进的“海狼”级和“弗吉尼亚”级。

  刘江平强调说,近年中国潜艇装备的确取得令人瞩目的进步,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但我们也要注意到周边国家的潜艇装备也在同步提升。随着韩国、越南、印度等国先后引进德制214型、俄制“基洛”636型、法制“鲉鱼”级等先进潜艇,中国周边的水下竞争日益激烈,对解放军潜艇部队也提出新的挑战。

  近年盛行“中国海军数量优势”

  尽管美国海军战力早已超过全球其他国家的总和,但近年来,有关中国海军在某个领域超过美国海军的说法不断。2014年初,美国海军官员就曾宣称,由于中国造船能力已经世界第一,到2020年,中国潜艇、水面战舰及其他军用船舶的产量也将超过美国居于全球首位。2014年底,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也发布报告称,中国海军拥有77艘水面战舰、超过60艘潜艇、55艘大中型两栖舰只以及约85艘装备导弹的小型战舰,还有50艘舰艇在建,而美国未来仅保留306艘舰艇,“中国海军规模将在2020年超过美国”。

  对于这些说法,刘江平表示,当今海军发展早已超越以数量取胜的时代,“即便建造一万艘小型快艇,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也无法和一艘超级航母的战力相比”。他表示,随着早年建造的大批鱼雷艇、导弹快艇和老式潜艇纷纷退役,中国海军的舰艇数量其实总体上是在下降,按照美方观点,中国海军实力这些年难道是在下降?实际情况是,虽然美国每年建造的船只数量比中国少,但是总吨位较大,质量也较高。而且美国海军未来306艘舰艇中并不包括小型舰艇,吨位最小的濒海战斗舰排水量也达3000吨,超过中国各种快艇甚至部分护卫舰。

  目的仍是争取国会拨款

  美国甚至担忧“海军被超越”将影响到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美国智库传统基金会亚洲研究中心主任洛曼24日表示,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战略“空洞不实”。尽管五角大楼许诺将尖端武器装备优先部署在亚太地区,但相关资源远远没有到位。美国国会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索恩伯里也认为:“美国政府在预算报告中提议减少军舰的添置。但军舰数量对亚洲很重要。我们在那里部署军力是关键因素,可以让我们的盟友放心,并说服保持中立的国家,美军会留在那里,他们可跟美国合作共同面对军力不断增强的中国。”

  刘江平表示,美国的这些说法,其实仍是利用舆论争取国会拨款的老套路。路透社也认为,美国军方官员近几个月越来越直言不讳地谈及中国的军力发展,并出台重大举措,目的是在中国和俄罗斯军力迅速发展之际,继续确保美国的军事技术领先地位。(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武 彦 环球时报记者 马 俊)

【编辑:刘艳】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