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抗战:武器落后未必挨打 落后加腐败必挨打(2)
装备简陋的八路军战士。
现代战争是复杂的系统对抗,中日装备差距主要在系列化、标准化和体系配置
★从抗战初期和中期国民党军的战况看,尽管其兵力相当于侵华日军的几倍,某些武器的单项性能也不差,但交战时屡战屡败,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协同作战能力差
★中国远征军经一年激战击溃了日军在缅甸北部的2个师团,这一国民党军抗战中表现最佳的战例也体现出装备性能和协同作战占优势的威力
现代战争中的武器对抗是复杂的系统对抗,发达国家军队装备优势的重要表现是系统配套、标准化强,对武器不仅追求单项性能且能达成配置最优化。日本作为以组织力精强著称于世的工业国,在陆海军之间、航空兵(当时日本航空兵分隶陆海军而没有独立的空军)与地面部队及舰艇之间能达成有效协同,陆军的步、炮、骑、装甲兵之间的武器使用也能达成有机结合。中国近代军阀部队结构落后,内部多是单一的步兵,少量炮兵、机械化部队和空军组建规划性差,且缺少协同作战意识,这种数量虽多却杂乱的部队往往败于少而精强之敌。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完整配套的兵工业,装备基本自产并实现了标准化。旧中国的武器自行制造能力差,外购也混乱无序。各派军阀分头购械(经常视能否取得政治支持和回扣多少而定),仅枪支便来自十几个国家,有“万国武器博物馆”之称。装备混乱对后勤保障是一种灾难,战时常是件不配枪、弹不对膛,弹药又多靠进口而经常得不到保障。
中国全面抗战时,日本陆军的装备比美英苏等国落后不少,除其国内工业基础有差距,又在于其军工生产实行“重点主义”,集中力量在飞机、舰艇方面追赶国际先进水平。以陆军武器的单项性能看,日军装备大多逊于中国军队的德式、捷克式枪炮。如日本兵战时主要使用的6.5毫米口径的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式步枪,俗称“三八大盖”,其精度虽好却有口径小、杀伤力差的弱点,性能不如中国军队主要装备的7.9毫米口径的“汉阳造”和仿德式Kar98毛瑟步枪而生产的“中正式”。日军使用的轻机枪主要是人称“歪把子”的大正十一年(1926年)式,其通用的6.5毫米子弹杀伤力也不足,性能不如中国各派军队主要装备的捷克式轻机枪(通用德式7.9毫米弹)。日军装备重机枪为九二式,其可靠性也不如当时中国多数军队装备的马克沁式重机枪。日军又认定冲锋枪耗弹多且精度差,部队一直没有装备此种近战利器,抗战前中国各派军队却购买了多种型号的冲锋枪,后期又大量装备了美制汤姆逊、英制斯登冲锋枪。日本陆军的火炮主要是四一式75毫米山炮、75毫米加农炮(即野炮)和三八式70毫米步兵炮,性能也不及同期中国购买的美、苏、德等国产品。不过日军大量装备了50毫米口径的八九式掷弹筒(一个中队有6具),具备一定近战火力优势。抗战后期国民党军大量装备了美制60毫米迫击炮,性能和威力又明显优于八九式掷弹筒。
在海军装备方面,日军对中国军队具有绝对优势,如1937年在舰艇排水量总吨位上以100万吨对6万吨。国民政府想以弱敌强,本应发展鱼雷快艇、布雷艇和潜艇这类装备,可惜在战前忙于内战而只采购水面舰艇。结果抗战开始后中国海军未进行一次海战,舰艇几乎全部自沉或被炸沉,万里沿海和长江中下游江面完全被日军控制。
在航空兵方面,抗战初期中日双方飞机质量相差不大,日方却占有数量优势。1937年夏中国空军有作战飞机314架,飞行员700名。日本陆海军航空兵却有作战飞机2100架、飞行员近1万名,加之其飞机多系国内生产,年产可达数千架。中方开战一个月后人机损耗便无法弥补,制空权完全落入日军手中。此后两年间苏联以“志愿航空队”名义派来2000名飞行员并援华1200架飞机,却因数量不如日军未夺回制空权。1941年末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航空兵来华参战并大力装备和培训中国空军,进入1944年以后掌握了大陆战场的制空权,战争末期战场上已少见日机踪影。
从抗战初期、中期国民党军的战况看,尽管其兵力相当于侵华日军的几倍,某些武器的单项性能也不差,交战时屡战屡败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协同作战能力差。国民党中央军与杂牌军很难协调,各部队内部步炮协同也很差,地面部队与空军更没有战术配合,日军各兵种组织有序的协同作战便能占优势。按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总结,日军同国民党中央军作战时以一个联队(团)足以击溃一个师,击溃杂牌军一个师只需一个大队(营)。
在抗战后期,中国驻印军5个师得到全副美械装备,一个师的火力、机动力都远远压倒日军一个师团,还得到美军航空兵的空中支援。同时,打回祖国的愿望和对日寇的仇恨让这支部队斗志旺盛。一年内他们击溃了日军在缅甸北部的2个师团,这一国民党军抗战中表现最佳的战例也体现出装备性能和协同作战占优势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