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魔警》最残酷暴力美学:飞车枪战 爆炸火海(组图) 查看下一页

2014年04月18日 11:31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由林超贤执导,吴彦祖、张家辉领衔主演的4月最火爆动作电影《魔警》已于今日(4月18日)在全国公映。作为香港近年来最成功的商业片导演之一,”枪王“林超贤继《逆战》《证人》《线人》后完全放开手脚,携老搭档影帝张家辉一起打造十年港产颠覆“魔作”,演绎重口味暴力美学。同时该片不仅具有档期内港产警匪片的类型优势,更有男神吴彦祖加盟,和张家辉对戏演绎正邪无间道。

   看点一:2014首度出动,林超贤暴力“终结篇”

   电影《魔警》终于在今日登陆内地影市,满足大家对这部出征柏林电影节后口碑爆棚的港式警匪片的好奇。四月春季档除了好莱坞科幻影片《美国队长2》,内地玄幻爱情电影《白发魔女》外,还有《整容日记》、《同桌的你》、《里约大冒险2》等不同类型的影片。而《魔警》作为今年首部香港动作警匪大片,是同档期独一无二的题材,更是广大港式警匪片爱好者的最大福利。而作为真实香港大案改编的《魔警》,不仅在柏林电影节展映大受好评,更有影帝张家辉,帅到没朋友的吴彦祖同台飙戏,同时在警匪的前提下,融入了更多“警察也疯狂”等独树一帜的反叛元素,这些都是《魔警》的最大优势。林超贤自己也表示,《魔警》是自己最重口、最暴力同时也是最满意的作品。

   看点二:七种死法50多条人命,挑战分级制度

   现在观众的口味是变得越来越肿,小打小闹早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观影心理,要玩就玩一票大的!

   这次《魔警》可谓是一磅重口味炸弹,警匪片,枪战片,恐怖片,惊悚片……各种元素融入其中,必然重口非常,电影里出现的死法有七种,火烧,勒颈,强杀,刀刺……死亡人数更是多达五十余人,街道边枯冷的腐尸,浴火焦黑的尸体,太平间里穿着诡异寿衣的尸体,被活活勒死的尸体……

   吴彦祖饰演的警察因为幼年的心理阴影,经常会有着冲动杀光全部人的冲动,整个剧情就充满着暴力血腥,杀人和焚烧的镜头也是简单粗暴,十分的直接。可以说《魔警》是目前来说国内唯一一部需要分级的公映电影。

   看点三:一千万只拍一场戏 “枪王”回归打造最残酷暴力美学

   《魔警》的导演林超贤素有“枪王”之称,警匪片的精髓“暴力美学”对于他来说绝对是轻车熟路,而这次在电影中,这位枪王更有新突破。张家辉拿着散弹对着路人开枪,汽油爆炸将整个人笼罩在火海,这次在林超贤的电影中,没有枪林弹雨、刀山火海不伤毫发的超人,更加真实和残酷。比如说在电影最后的那一场戏,囊括了飞车、爆炸、枪战以及各种火焰特效,为了更真实的效果,林超贤更多的选择了实拍,包括其中超市里面各种商品摆设都是真的,结果这一场戏就花了差不多一千万。

   从《证人》到《逆战》,林超贤有独特的讲故事方法和叙事节奏,在鲜见地拍了积极阳光的《激战》后,重新回归了黑暗路线,同样是警匪片,《魔警》则是走向更加黑暗的方向,林超贤在《魔警》中在传统港式警匪片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叛逆,反道义的创新元素,是港式警匪片的一大突破,而香港警察忠于职守,却忍气吞声的受气包形象将由吴彦祖来改写。当一个警察开始不择手段维护正义,整个世界都会变得不一样。

   看点四:男神影帝首合作 ,帅气邪恶终极结合

   古天乐,张家辉,刘青云,吴彦祖近年被称为“港片四杰”,四人垄断了绝大部分的香港警匪片,《魔警》则是吴彦祖与张家辉的首次荧幕对决。

   男神吴彦祖暴瘦三十斤,只为身心入魔,出演一位几乎强迫症,将捍卫正义视为毕生追求近乎痴魔的警察;张家辉则一改《激战》的励志阳光形象,一举坏到彻底,出演杀人如麻的鬼王首脑韩江。无论是张家辉残暴的五十人斩,大玩烧杀抢掠离间计,还是吴彦祖自虐发疯直面内心中黑暗,“魔”与“鬼”的合体,将帅气与邪恶终极结合!

   看点五:细节取胜,体验“爆动”快感

   比起前几部作品,林超贤此次在《魔警》的拍摄上在气氛的营造上下足功夫。围绕“魔”的主题,用音乐、过往镜头的回闪制造出一种诡异的感官体验。配乐方面,他大胆尝试新鲜音乐元素。公路枪战戏,紧张的氛围中加入了类似非洲部落聚集在篝火边狂欢时的合唱声,以及紧凑的鼓点配合剧情的跌宕起伏。而表现吴彦祖邪念顿生的那一刹那,或者是案情到了神秘的那一刻,又配以魔鬼的低吟或者喘息声,加重了故事的悬疑感。摄影方面,为了让故事更精彩,他放弃之前惯用的伪纪录片式的固定镜头,或者大量的手持摄影,反而选择了很多更具张力的运动镜头等展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