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揭秘:毛泽东1951年为何点名批评中南军区?(5) 查看下一页

2013年12月31日 13:42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参与互动(0)

  集中力量“打老虎”

  随着“三反”运动的展开,毛泽东发现,在不少地方,有不少干部存在贪污腐化问题,有些问题还特别严重。这样的干部,实际上已经变成了犯罪分子,成了人民的敌人。对这些干部,必须予以严厉处置。因此,毛泽东在“三反”运动在全国广泛开展起来后,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到打击那些贪污数额大的腐败干部上,使运动进入“打老虎”阶段。

  “老虎”这个名词,是中直干部发明的,最早是在1952年1月19日中直总党委召开的有1000人参加的高级干部会议上出现的。当时,中直干部把贪污分子统称为“老虎”,意指他们害人。他们把贪污旧币1亿元以上的叫“大老虎”,把贪污旧币1亿元以下1000万元以上的叫“小老虎”。毛泽东觉得,“老虎”这个词很形象,就把它借用过来,把集中力量打击大贪污犯,形象地比喻为“打老虎”。

  当各地各级都已经把贪污、浪费、官僚主义问题揭发出来后,毛泽东要求进入一个新阶段,即集中力量“打老虎”的阶段。1月23日,毛泽东在给中央和军委各部门,中央人民政府各党组;各中央局,并转分局、省市区党委;各大军区,志愿军,并转各级军区和各军的电报中要求:全党要将注意力“引向搜寻大老虎,穷追务获”。1月25日,毛泽东在致志愿军党委并告东北局的电报中说:大小老虎“已经是资产阶级分子,是叛变人民的敌人,如不清出惩办,必将为患无穷”。

  2月5日,毛泽东在中央军委给华东军区党委复电稿上加写了这样一句话:

  我全军对于贪污腐化犯法乱纪情节严重的分子,必须一律予以惩办,不得姑宽。

  2月12日,毛泽东在转发的六十六军党委关于“打虎”经验报告上写下了这样的批语:

  将全部应有的而不是无中生有的老虎通通捉干净,否则运动结束,势必留下大批暗藏的老虎遗祸将来。

  “打老虎”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那些严重损害党和国家利益的重大犯罪行为,也进一步激发起广大干部群众参加“三反”运动的热情,一下子把运动推向了高潮。

  毛泽东亲自指挥“打老虎”。他像战争年代指挥大的战役一样,通宵达旦不睡觉,夜以继日地看材料、写批语,每天连续工作近20个小时。仅仅举一个例子:3月4日,毛泽东从头天晚上一直工作到这天下午6时10分才休息,大约20个小时。晚上11时50分起床后,又继续工作。秘书担心毛泽东把身体累坏了,就背着他让值班人员减少送审批阅的文件数量,不料,马上就被毛泽东发现了。毛泽东发了火,严厉批评了秘书。他要求,还要把各地文件全部送来,不能减少。没有办法,秘书们只好按毛泽东的意见,仍然把军以下直属机关及师;地方,分局直属机关及地委、专署、县关于“三反”的报告送给毛泽东看。

  在毛泽东的严厉督促下,各地揪出了不少大贪污犯,并且用最快的速度,按照党纪国法进行了严肃处理。区分“真假老虎”和“大小老虎” 在“三反”运动中,特别是进入“打老虎”阶段后,许多地方层层压抓“老虎”的指标,并且以抓到多少“老虎”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搞主观臆断,对许多干部无端怀疑,并且不去认真调查研究,不是实事求是地定案,而是搞人人过关,搞逼供信。这就使这场反腐败斗争出现了一些偏差。

  这种情况很快就反映到中央来。毛泽东立即提出:必须严禁逼供信,纠正错误。运动到了高潮时期,必须唤起同志们注意这一点。1952年2月9日,他在致高岗并告各同志的电报里指出:

  已出现用逼供信的方法打虎,结果打出的不是真虎而是假虎,冤枉了好人(已纠正)。各地如出现此种情况请予迅速纠正。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