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水肿,很多人应该都不陌生。坐久了、站久了、熬夜、哭过,都会出现水肿。这些水肿现象常出现在健康人群中,也都是暂时现象,活动一会儿,睡一觉,水肿就能自然消失。但如果某些部位突然肿起来,且长时间、连续出现水肿,就要特别注意了,因为这可能是患有某种疾病的信号。
“身体某个部位长期出现水肿,水肿的位置、特点不同,往往提示着不同的疾病。这时候建议到医院进行检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昆明市延安医院门诊部主任孙杏娟表示,除了不良的生活方式,服用特殊药物,特殊人群如孕妇会出现水肿以外,肾脏、心脏、肝脏、营养不良等病理性因素,都有可能会出现水肿,而病理性水肿往往长期、连续出现。
睡醒的“肿眼泡”不可忽视
表现:一觉睡醒眼睑水肿,按下去有坑 建议:检查肾脏
早上起来,照镜子时发现眼睑肿了,也就是俗称的“肿眼泡”。而前一天晚上又没喝太多水,就要当心是否是肾脏出了问题。
“眼皮肿最常见的可能是肾脏出现了问题。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脏疾病都可能导致眼睑局部水肿。”孙杏娟说,肾性水肿多为凹陷性水肿,即水肿的地方按下去就是一个坑,手松开后,这个坑要过一会儿才能慢慢恢复。
肾脏是排泄水和调节电解质的重要器官,肾脏疾病会导致肾脏排钠功能异常,水和钠排泄不出去,滞留体内,出现组织水肿。过多的水,特别容易在组织疏松的部位出现,而眼睑、球结膜等眼周组织特别疏松,加之晚上睡觉时,眼部部位低,水液容易聚集,从而导致眼睑水肿。
肾性水肿多从组织疏松的部位如眼睑、颜面开始。早晨起来比较严重,起床活动之后水肿逐渐减轻,但随后会逐渐出现在下肢脚踝部位。
“临床上很多急性肾炎患者都会出现水肿,有些肾病患者会出现腰痛和排尿异常的情况,如尿少、尿频、尿的颜色改变出现血尿、茶色尿。但有些患者只会在检查时才能发现尿及血清异常。这部分患者如果不做检查,自己是感觉不到异常的。如果不及时就医检查,病情有可能会演变成慢性病。”孙杏娟提醒,如果出现这些症状,水肿的部位又是软的,皮肤会凹陷,不要掉以轻心,应该立即到医院检查。
脸上的“坚实水肿” 可能是内分泌问题
表现:面部、四肢水肿,按下去不会凹陷 建议:检查甲状腺
如果水肿部位出现在眼睑、面颊及四肢,且水肿部位比较坚实,按下去不会出现明显凹陷,并伴随着其他一些症状,可能是内分泌性水肿,即内分泌出现问题。
“内分泌性水肿,是因为内分泌疾病或功能失调引起的水肿。较常见的就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即常说的甲减,原发性甲减引起水肿是最多见的,又称为甲减性水肿。除此之外,产后大出血、垂体肿瘤,垂体手术或放射治疗引起的垂体前叶机能减退症,导致的继发性甲减,也会出现这些症状。”孙杏娟说。
甲减性水肿,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不足或缺少,导致皮肤被黏蛋白和黏多糖浸润,产生特征性的非凹陷性水肿,又称为黏液性水肿,常见部位为眼睑和面部。同时,这类人群还会表现出易疲劳、怕冷、厌食等。晚期的患者会出现凹陷性水肿、胸腔积液、腹水、心包积液等。
垂体前叶机能减退症出现的内分泌性水肿,最常见的是由产后大出血引起的垂体缺血性坏死,导致垂体功能减退,引起促甲状腺素分泌不足,出现继发性甲减。而水肿表现的程度轻重,与垂体破坏及促甲状腺激素缺乏的严重程度有关。水肿的表现大多以颜面为主,严重的患者还会形成黏液性水肿。但这种水肿程度一般较原发性甲减较轻,很少会引起浆膜腔积液。
“尽管继发性甲减相较于原发性甲减,水肿的程度较轻。但是只要出现这些症状,还是尽快到医院查查甲状腺。”孙杏娟说。
从腿肿演变为腹水 根源多在肝脏
表现:下肢水肿,腹水 建议:检查肝脏
如果一开始是下肢凹陷性水肿,随后水肿逐渐从下肢向上蔓延,出现腹水,但头面部、上肢不会出现水肿。同时还伴随着面色蜡黄、晦暗、无光泽,可能是肝脏出了问题。
“肝脏出问题,会出现肝源性水肿。这种类型的水肿常出现在重型肝炎、肝硬化、晚期肝癌等患者身上。”孙杏娟说,肝源性水肿主要是由于肝功能障碍,肝脏合成血浆蛋白的能力降低,导致门静脉回流受阻及门静压力增高,出现凹陷性脚踝水肿和腹水。
一般情况下,正常人腹腔内有少量的游离腹水,起到润滑肠道的作用。当腹腔内出现过多游离液体,超过200毫升时就称为腹水。
这类患者一开始是下肢水肿,逐渐向上蔓延后,形成顽固性腹水,这时下肢水肿情况会减弱。肝源性水肿不会出现在上肢和头面部,腹水是最主要表现。但如果患者长期保持坐着或站着的姿势,下肢皮下水肿也会增加。腹水之后,患者由于腹腔积液的牵张作用,加上肠道积气,会让腹部,尤其是腹部两侧呈明显鼓胀状态。同时,患者常常伴随有黄疸、肝脾肿大、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等体征。
“若腹水增长较快或大量腹水时,患者会感到下肢水肿程度增加,腹胀明显,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食欲不振、饱胀感等症状。当大量腹水压迫肾脏时,患者还会出现尿少。”孙杏娟解释。
血液循环问题会引发脚水肿
表现:明显的凹陷性水肿、容易累 建议:检查心脏
如果是下肢,从脚踝开始突然出现水肿,而水肿的部位又是明显的凹陷性水肿,还伴有呼吸困难、心慌、一活动就累等症状,可能是心脏有问题。
“这种水肿被称为心源性水肿。心源性水肿最常见的原因是心力衰竭、右心功能不全、心肌病、甲亢性心动过速、心肾综合征等都可能导致。”孙杏娟说,当心脏功能出现障碍,会导致身体血液循环受阻,由于重力原因,血液会蓄积在下肢,下肢静脉栓塞、静脉血回流出现问题时,就可能表现为脚因为水肿而变大。同时,也会伴有一些心衰症状,如尿量减少、尿频、体重增加等。
心源性水肿最大的特点是,水肿先出现在下肢。卧床的患者腰、背及腰骶部等低垂部位会有明显凹陷性水肿。合并肾脏病时,水肿还可能出现在眼睑和面部。重症患者水肿会从下肢逐渐遍及全身。严重时可出现腹水或胸水,水肿部位较为坚实。
“除了水肿以外,心脏出现问题的人还会感到呼吸时空气不够用,或者呼吸很费劲,有气短的感觉。特别是在活动后这种感觉会更加明显,有这些症状就要引起重视,因为气短有时是心脏病早期的典型征象。”孙杏娟解释,如果出现气短感觉的同时,全身还会明显感觉疲乏无力,一般是心脏功能不全的早期信号。如果气短出现在晚上,或者无法平卧时,可能是心力衰竭的信号。
营养不良也会出现水肿
表现:先消瘦、再水肿 建议:检测营养摄入
水肿前有消瘦、体重减轻等表现,且水肿从脚部开始,逐渐蔓延到全身,很可能是营养不良引起的水肿。
“身体长期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胶体渗透压降低,也会引起水肿。”孙杏娟表示,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慢性痢疾、肠结核、婴儿幽门痉挛或梗阻、胰蛋白酶缺乏、肺脓肿、大量腹水、大量失血,以及外科伤口大量引流和重度烧伤等,会造成长时间的负氮平衡,即摄入氮小于排出氮,体内蛋白质的合成量因此会小于分解量,让体内蛋白质大量丢失,形成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后,患者皮下脂肪会减少,组织松弛、组织压降低,导致液体排不出去,出现水肿。
这种类型的水肿,常从足部开始,随后逐渐蔓延至全身。在水肿出现前,患者会出现消瘦、肌肉松弛,贫血,面部、皮肤苍白,四肢无力,怕冷,精神不振等症状。
如果先出现营养不良的一些典型症状,然后再出现水肿。而水肿是从足部开始,进行蔓延全身,出现全身性水肿。应该考虑是由于营养不良引起的,也应该尽快到医院诊治。治疗这方面的疾病,通常与调整营养同时进行。
链接
这些水肿不用担心
吃盐太多
如果吃太多盐,人会因为觉得咸感到口渴,于是会多喝水。这些水分子很快进入血液,被血液里的盐吸引。
食盐中含钠,身体将多余的钠排出体外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在一段时间内,身体会因盐和水暂时增重,人看起来也会有点肿。
高盐食物会引起组织水肿,经期前容易水肿的女性,尤其应注意主动控盐,吃清淡食物。
长时间站立、久坐
需要长时间站立的职业,容易出现静脉曲张,导致腿部出现早晨较轻、晚上较重的水肿。经常在办公室坐着的人也可能出现类似问题。
建议这类人在工作间隙抬高双腿,让下肢血液充分回流,舒缓静脉血管的压力。在办公室工作的人,应注意每1—2个小时站起来走动、活动一下。
服用某些药物
某些降压药、激素类药物可能引起水肿。常见的副作用就是水肿、头痛、面部潮红。
服这类药应定期复查,如果水肿不太严重,可遵医嘱加服小剂量利尿剂。如果长时间水肿,或加利尿剂后不能有效缓解,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换药,并观察水肿是否缓解。
记者张晓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