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冯小刚张国立呼吁适当恢复繁体字:不能让亲不见爱无心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12日电 最近两会上,政协委员冯小刚提议恢复部分繁体字并放到小学课本中,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新加坡《联合早报》12日发表文章称,冯小刚提议“恢复有含意的繁体字”,不是彻底的“废简复繁”,只是做出“小修正”,看起来更易于接近实际。不过,恢复有恢复的好处,不恢复有不恢复的道理,即使恢复了,繁体字的意义是不是就能彰显了呢?
文章摘编如下:
在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小组讨论中,著名导演冯小刚呼吁恢复部分有文化含义的繁体字,建议只选择50个或更多繁体字,增加到小学课本里,让小学生感受传统文化。
这个提议让一些人心有戚戚焉,认为繁体字承载着中华文化精髓,这样做有助复兴传统文化。中国推行简体字已接近60年,即使相关部门接纳冯小刚的提案,不要说有没有必要,要恢复哪几个繁体字,恐怕还要有一番争议。
一些简体字过去早已流行,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出版家,中华书局创办人陆费逵,于1909年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论文《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新中国成立后,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提出的《汉字简化方案》,于1956年1月28日由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31日在《人民日报》正式公布在全国推行,随后还数次根据使用情况略作修改或废除。
新加坡于1969年公布第一批简体字502个,大部分与中国公布的相同,1974年又公布《简体字总表》,收简体字2248个,包括了中国公布的所有简化字。
马来西亚于1972年成立“马来西亚简化汉字委员会”,1981年出版《简化汉字总表》,与中国的《简化字总表》完全一致。不过,马来西亚至今仍是繁简并用,特别是在一些媒体和出版物上,例如《星洲日报》,标题是繁体字,内容却是简体字,形成一种特殊的文字现象。
目前台湾和香港地区依然用繁体字,台湾将繁体字称为“正体字”,这些“正体字”让一些去台湾自由行的大陆人,感受到5000年中华悠远的历史文化,在台湾保存得最完整。
其实从2008年开始,“两会”上有关恢复繁体字的提案几乎年年都有。2009年,政协委员潘庆林就提出全面恢复繁体字的议案。
然而,简化字用久了,习惯了,要全面用回繁体字,却是一项浩大工程,谈何容易。冯小刚提议“恢复有含意的繁体字”,不是彻底的“废简复繁”,只是做出“小修正”,看起来更易于接近实际。不过,恢复有恢复的好处,不恢复有不恢复的道理,即使恢复了,繁体字的意义是不是就能彰显了呢?
冯小刚也举例“亲爱的”这几个字非常有含义,“亲”的繁体是左边一个“亲”,右边一个“见”,组成了“亲”;“爱”是在“爱”中加了一个”心“,这两字的含义是亲要相见,爱要有心,结果简化以后变成了“亲不见、爱无心”。
其实近几年来,类似贴子不时在网络上转来转去,有的说是台湾人说的,有的说是香港人说的,现在是说中国大陆人去了台湾后说的,那就是汉字简化后,亲(亲)不见,爱(爱)无心,产(产)不生,厂(厰)空空,面(面)无麦,运(运)无车,导(导)无道,儿(儿)无首,飞(飞)单翼,云(云)无雨……
传统汉字(中文,华文)的字体不只是个符号而已,繁体字承载大量的意义,字字意义深远,形象而生动,让人望文生义,这是不容否认的。繁简之争,应摆脱以政治因素来断其优劣,想使用繁体字的人,还是有使用的权利和自由,可以工作上用简体打字;写日记、写博客或在面簿上留言用繁体字。争论人与人之间有没有爱,亲不亲,跟文字里面有没有心和见,没有文化逻辑思维上的直接关系,只有字体被简化得好和坏之分。汉字简化后不应影响汉字本意的笔画,但有些简体字的确将有含义的内容也一同简化掉了。
有此一论,中国当初把繁体字变成简体字,是为了加速扫盲,因为繁体字太繁琐,难学难写难认难读难记,现在是电脑时代,恢复有含义的繁体字,并不会影响人们的书写,却更有利于人们的认知。冯小刚本身认为,恢复繁体字不会增加小学生的负担,只能更多地知道汉字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学习写(繁体)字的过程中,字本身的语境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有丰富文化含义、写起来比简体字漂亮点的繁体字,可以继续留在那些学过的人的脑海中,要用时不会有人阻止。笔者也不例外,繁简体字随时穿插转换。恢复部分繁体字究竟为哪般?应该是离我们很远的事,即使是在中国,这也是一个不容易、不能轻率作出的决定。(傅来兴,作者为新加坡《联合早报》高级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