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淬炼的教育毁的不只是一个孩子

  管窥

  没有淬炼的教育毁的不只是一个孩子

  陈志文

  开学了,云南昭通的“冰花男孩”还是舆论关注的话题。一名头顶风霜上学的孩子成为2018年开年以来备受关注的“网红”,人们善意地称他为“冰花男孩”。“冰花男孩”获得了社会各界无尽的同情,至今余音不断。倒推40年,“冰花男孩”可能到处都是,我至今还记得我当初起个大早赶到学校烧炉子(每个班都有自己的炉子,值日生需要自带柴火到学校烧火),哈出的气全部结成霜的情景。这本就是不同的人、不同的成长经历的一部分,也必然成为人生宝贵的财富。社会各界对“冰花男孩”的关注关爱体现了社会与人性积极的一面。但换个角度理解,我便不安起来,不安的不是对冰花男孩的关爱,而是在这其中反映出来的一种社会意识:过度悲情与关怀背后影射出社会对孩子们的过度关爱,以及忽略艰难困苦与挫折是成长的必修课。

  社会规则本就是偏爱孩子的,在如今加了一个更字。

  下雪了,学校就提前放假,以防止孩子们发生意外;大雨来了,学校也要放假;有雾霾了,学校还要放假;流感来了,孩子们还要隔离、放假。

  在学校里,教育则已经被废了“武功”。这些年,一些伪专家的教育理念占据了校园与家庭,“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一味强调对学生的鼓励与表扬,批评学生被描绘成无能,种种批评很容易被扣上体罚与变相体罚的标签。学生纵使犯了天大的错,也不能开除,不能批评。

  家长们则更荒唐,恨不得拿着微信文章里的教育学鸡汤喂养孩子。一点点的委屈,动辄就放大到“造成对孩子心理、性格的扭曲”,动辄就因为孩子的一点点委屈与磕碰跟学校闹得天翻地覆。

  “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句话几十年来都作为一句政治口号被社会普遍接纳。孩子不仅被家长小心呵护着,也被政府与社会紧紧地捧着、保护着,连学校与老师也不敢批评学生,舆论也在不断鼓噪着。于是,一个正常人在成长过程中,必然需要经历的各种困苦、压力挑战、淬炼,全部没有了。于是,我们的孩子越来越娇嫩、脆弱、玻璃心。离家出走、跳楼自杀的消息不绝于耳。考试没有考好,老师批评会跳楼,家长批评也跳楼;在学校没收手机跳楼,在家里没收手机也跳楼。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这些从小没有经历过太多磨砺的孩子,习惯了表扬的孩子,在一点点不顺心与压力面前,往往全面崩溃,做出很多极端的事情,甚至弑师。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从小就经历过磨难,受过很多批评、委屈,在这种事情面前他会跳楼吗?恐怕推都推不下去。

  回溯历史,中国人在孩子的教育上就一直强调严字当头,一把戒尺管的不只是学习,更是做人。俗语说穷养儿子富养女,虽有性别歧视之嫌,但本身就在讲一个基本道理:如果希望孩子有出息,就需要穷养,多多锤炼。在这个理念上,中西方教育完全一致。英美最好的学校几乎都是全寄宿的私立中小学,也都有着极其严格的清规戒律。其目的之一就是去掉家庭与父母的呵护,进行严苛的管理与训练。

  清朝,皇子们也不是随便就可以见父母的,基本都是起早贪黑地在故宫里的学校——阿哥所里长大。如今的日本明仁天皇,在两岁多就被送到民间寄养,目的就是怕被娇宠坏了。前两年,英国哈里王子刚刚结束了10年兵役生涯。在英国,王子是必须服兵役的,哈里王子的哥哥威廉也曾服兵役两年。在部队里,不仅生活条件艰苦,更重要的是,部队里只有服从,没有道理可讲,更不会有王子、富二代的身份之分。精英是在逆境中淬炼出来的。

  社会是复杂的,从来就不是“为我理所当然”“全心全意为我服务”的,受点委屈在所难免;社会也是艰难的,不可能一帆风顺,会有很多磨难,需要学会承受面对;别人没有义务要充分了解你、理解你、支持你。要在这个社会立足,我们必然要面对这一切,困难,挑战,压力,委屈,愤懑等等。对于那些需要担大任的人来说,更需要经历超过常人的磨砺。

  习总书记16岁离开北京、离开亲人到了陕北的梁家河当农民,住土窑洞、睡土炕,虱子爬满身。种地、做饭、挨饿,他经历了很多同龄人经历的,也是现在很多人难以想象的磨难。但正是这些经历、磨难,锻炼了他,淬炼了他,让他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在北京雾霾最严重时,他曾开玩笑说,那时黄土漫天,比现在雾霾严重多了,指数可能不是250,而是2500了。

  物质水平的提高,已经让我们欠缺了很多磨砺的机会。独生子女的环境,也给我们的孩子营造了一个非真实的生活生存环境,过于娇纵。在这种背景下,仍然过分强调对孩子的呵护,无异于把孩子放在保温箱里。这种教育,恐怕只能养育出一代空有知识和分数的皮囊,在艰难困苦面前,在艰难的挑战与压力面前,或投降,或崩溃,不仅可能毁了自己,在毁灭自己的同时,毁灭的是一个家庭的幸福,是一个国家的未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