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上海各界人士手持鲜花来到上海龙华殡仪馆,送别中国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徐玉兰。 康玉湛 摄
中新网上海4月25日电 题:悼越剧表演艺术家徐玉兰:人如白玉戏如兰
作者 王笈
中国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越剧“徐派”创始人徐玉兰19日在上海华东医院与世长辞,享年96岁。4月25日,上海各界人士手持鲜花来到上海龙华殡仪馆,送别心中最美的越苑“宝哥哥”。
回忆起故去的母亲,徐玉兰的儿子俞小敏几度哽咽,“母亲作为一代越剧表演艺术家,有她从小家庭方面的影响,更在于她对越剧的一往情深。我们也从中感受到,艺术的价值不仅在于艺术本身,也在于创造艺术的人为之所付出的毕生心血。”
徐玉兰1933年进入新登东安舞台科班学艺,1939年与吴月奎等组建兴华越剧社,1947年自组玉兰剧团,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将越剧艺术带往德国、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她唱腔高昂激越,表演富有激情;她在《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扮相无人不晓,与“林妹妹”王文娟近半个世纪的“黛宝情”也成为了越苑里的一段“佳话”。
这一天,91岁高龄的王文娟也坚持来到了追悼会现场,刚踏入殡仪馆便止不住落泪,“我跟玉兰大姐1948年就开始合作,一起参加文工团,一起参加抗美援朝到朝鲜,我们之间的关系是不一样的,我们有70年的情谊了。她现在走了,这‘最后一程’,我还要来送一送。”
几乎所有人都对徐玉兰的“德艺双馨”印象深刻。大厅两侧的挽联“人如白玉戏如兰功绩载史册”“情似高山爱似海桃李播天下”也静静诉说着徐玉兰受人敬仰的一生。
“老师对弟子们艺术上的要求和艺德的要求都特别严格。她自己也是从小很苦开始学习,到玉兰剧团成立,到抗美援朝去前线慰问志愿军,再到红楼剧团的组建和成立,一路往前。她就是这种‘拳头精神’,‘只要你一步一步往前走,理想的彼岸就不是海市蜃楼’。”“徐派”传人钱惠丽说。
直到离世前一天,徐玉兰的心里仍牵挂着“徐派”最年轻一代弟子的演出。“老师走的前一天,其实还是有意识的,我在她耳边说,‘老师,我们最年轻的一代演员在温州演出《红楼梦》,您得醒来,睁开眼睛去看一看他们的戏。’她确实睁开眼睛看了一下,之后就一直昏睡到19日过世。”钱惠丽回忆。
“徐派”第10代弟子们这一日凌晨也从南通海安赶回上海,拜别恩师。王婉娜便是其中之一,“2012年和2014年,我们去老师家上课,我记得当时她是耄耋之年的老人了,走路都很颤颤巍巍的,但是她在传承方面一直对我们很关心,坚持为我们示范每一个动作,告诉我们人物是怎么设计的、细节是怎么来的,这种精神让我记忆深刻。”
得知恩师过世的消息时,王婉娜正在化妆间,准备出演《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当时我就哭了,但是汪秀月老师对我说,你不能哭,只有传承是最好的怀念。《红楼梦》是老师一生最宝贵的财富,你一定要把它演好,这样才是对得起老师。”
在《红楼梦》著名的《哭灵》片段里,人们为越苑最美的“宝哥哥”送行。
“母亲曾经说过,人的一生能把自己的爱好和事业相结合是最幸福的。母亲也是幸福的。”俞小敏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