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本是白面书生 “黑脸包拯”系戏剧形象

信息

  “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尊一声驸马爷细听端详。” 包公,黑脸,额头上有个月牙,千百年来清正廉洁的形象深入人心。可这都是在戏里,真正的包公不仅不是黑脸,反而是一位慈眉善目、风度翩翩的白面书生。那一介白面书生为何变成了黑脸包青天呢?日前,中国晚报协会文化新闻分会和合肥晚报社邀请全国四十家晚报的记者聚集合肥,带着上面的疑问,记者走进了合肥包公故里一寻答案。

  历史上的包公 从无黑脸记载

  大概是“开封府”的名头太大,不少人以为包拯是开封人,事实上,包拯是北宋庐州合肥人,那里现在是合肥市肥东县。他的生、他的家、他的墓,都是在肥东这片土地上的。

  包公在戏曲里是个大黑脸,毫无英俊潇洒可言,他的人物形象被戏剧化了,生活经历被故事化了,但这个“清廉正直”的黑脸被千年传诵着,在他的身上寄托着世代百姓的诉求。在肥东这样一个有着清廉传统和淳朴民风的地方,是如何孕育出澄澈的性格和正直的血脉?当下了高铁直奔肥东时,心中不免好奇和期待,在这样一个灵秀之地会有怎样的惊喜呢。

  包公的清廉基因就隐藏在庐州的历史深处。在合肥市里的包公园,我们看到了历史和现代的衔接。现代化大都市包裹着包公园的绿树荫荫,尽管现在包公园已经是廉政教育基地,全国各地游客络绎不绝,但就在那个“明月厅”,当地的朋友随口说“包公小时候就在这里玩耍”时,还是会觉得仿佛时光穿越,历史扑面而来。包拯是在这里“玩耍”的一个孩子,怎么就成了那个大黑脸的包公、包青天、包龙图了呢。

  包公园是为了纪念包拯而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用建筑、雕像等各种艺术形式再现包公“清风高节”的一生。走进园里的包公祠,便可见到“色正芒寒”、“节亮风清”、“庐阳正气”等历代官员及文人墨客书写的牌匾和楹联。太平天国时期包公祠因战火被毁,现存的包公祠,是同为合肥人的李鸿章于1882年捐银加以重建,并写下《重修包孝肃公祠记》的碑文,现在这碑立于享堂正殿左侧。由此可见,无论哪个朝代哪个人,对包公的精神品质都是钦佩和敬仰的。包公祠抱柱上镌着一副对联:“凡吾辈做官,须带几分骨气;谒先生遗像,如亲三代典型。”包公坐像高八尺,古铜色,蹙眉平视。包公像左边木台上摆放着三口铜铡: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但其实,《铡美案》不过是戏剧家们虚构的故事。

  尽管包公黑脸月牙的形象妇孺皆知,但包公祠内的包公坐像、刻像均无这样的形象特征,即便在包公老家肥东县的包氏宗祠内,包公画像亦非黑面。史书上也无包公黑脸的记载,真实的包公是个白面书生。之所以“黑脸”,是因为他铁面无私,而铁面正是民间俗称的“黑脸”,所以“包拯黑脸”与真实面貌无关,而是元明以来戏剧中的形象。

  肥东小包村是包拯出生的地方,包氏宗祠坐落在公路边田园中,祠堂很小,略显寒酸,但周边非常干净,留下了精心打理的痕迹。我们注意到了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书写的包氏遗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包公的第34至37代子孙依然在这里生活着,而就在这小小的村落里,现在保存完好的和包公有关的遗迹仍有不少,比如“花园井”、“荷花塘”、“衣胞地”、“凤凰桥”、“一里十三包”等。时间有限,我们不能一一探访,但从村民大爷大妈的虔诚中,我们感受到了包氏后人对包公的敬仰和热爱。

  历史学者、合肥市李鸿章故居陈列馆馆长吴胜介绍说:历史上关于包拯的记载不少,他从小就接受了正统的儒家教育,展现出很高的天分,他少年老成稳重,而且字写得很好,笔法端劲。包拯是家中独子,1027年考取进士后考虑到父母年事已高,回绝了朝廷官职的任命,坚持不去赴任,在家陪伴父母。几年之后,父母相继去世,他在双亲的墓旁筑起草庐,直到守孝期满后依然不忍离去。1037年才在亲友的劝说下离开家乡,踏上仕宦之路,这年他已经39岁了。

  后来,他当官后的故事各种戏文中都唱过了,刚正不阿、抑强扶弱、执法如山、铁面无私……这些词千百年来也都用过了。他一生中留下的唯一一首诗更说明了他的性格:“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这也就是为什么包公是那个经过了历代不断丰富和理想化了的清官形象。

  在合肥的包公园,荷叶田田,荷花飘香,“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廉形象不言而喻。而惊奇的是,这里所产的莲藕无丝,不像其他地方出产的藕那样藕断丝连,据传说这是包公正直无私的缘故。

  戏剧中的包公 包公戏元代最繁荣

  也许所有的剧种都演过包公戏。安徽省作协主席许辉对包公戏的沿革做了介绍。包公戏在宋元时期的南戏中已经出现,但真正繁荣成熟则依于元杂剧。元初,戏曲艺术渐趋成熟,民间流传的大量包公故事被引入杂剧,元代包公戏数量之多、影响之大,成为引人注目的文艺现象。据统计,元杂剧存目约530种,今存本162种,现存公案剧19种,其中包公戏13种。而元杂剧包公戏特点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针对权豪势要和社会矛盾,第二阶段主要针对家庭矛盾、财产纠纷。

  明代包公戏大多散失,目前只存有《胭脂记》等5种,但明代包公戏中的包公,权力被扩大,能力被扩展,甚至可以掌管阴阳善恶,这表明人们对社会公正要求的进一步增加。

  清朝初中期包公戏主要集中在清传奇中,后期主要集中在京剧中,比如京剧《铡美案》、《铡判官》等。经过数代演化,包公在戏中越来越刚直不阿,敢于直指权贵,但也越来越被神化。

  庐剧、黄梅戏、泗州戏是安徽地方戏的三大主要戏种,庐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于庐剧有很多故事,合肥市文联主席完颜海瑞介绍说,庐剧唱腔优美,熔山歌、茶歌、渔歌、秧歌、门歌于一炉,曲调清新、朴实、丰富。我们在合肥看了庐剧《峡砚清风》,听过京剧的悠扬、品过黄梅的流畅,但听庐剧还是第一次,而这第一次却永远地进入了内心的深入。首先是唱腔打动人心,不艰涩又不流俗,高吟低转,千肠百回。然后是唱词的生动有趣,包公的形象鲜明突出。几位演员都不年轻了,但功力深厚,一招一式都能看出来自于民间的质朴而又光彩于舞台的专业。当日演出后听说演员都已经六十多了后又有些担忧,庐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年轻的演员们有这样的水准和功力吗?

  作为合肥的地方戏,庐剧200年来绵延不断地上演包公戏,据庐剧相关历史资料记载,庐剧包公戏有《干旱记》、《卖花记》、《乌金记》、《探阴山》、《狸猫换太子》、《秦香莲》、《包公审驴》、《包公劝嫂》等。

  包公在庐剧中也和在其他剧种中一样,是清廉的象征,家乡人唱包公戏更是增添了几分感情。完颜海瑞主席讲到了《秦香莲》,其实,这戏演的并不是包拯生活的那个年代中实有的人和事,比如陈世美,据考证是个清代小官,官声还不错,也算他倒霉,被剧作家写进了《秦香莲》,成为反派。秦香莲是什么时代的人也无从知晓,国太、公主也都是虚构人物。但每当剧中包公拿下官帽,脱去蟒袍,并高唱“不铡你陈世美我就不姓包”时,全场观众都会一片沸腾。

  完颜主席介绍,今年春天,庐剧《铡包勉》、《包公劝嫂》在包拯的故乡小包村演出,包氏子孙在观看演出时被感动得唏嘘流泪,戏中包公依法处死侄儿后向嫂子下跪,陈述国法和私情,倾诉不忘嫂子的养育之恩,这也许就是“长嫂如母”的出处吧。

  其实不只戏剧,包公文学也很繁荣。许辉主席介绍说,包公小说与宋朝城市说书艺术同时兴起。宋朝时期包公题材的话本,主要有《三现身包龙图断冤》、《闹樊楼多情周胜仙》等,这些还经过冯梦龙的加工分别收入《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这类包公题材的白话短篇小说故事曲折,引人入胜,通过案件的发生、发展,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纠纷、市井生活,也展示了包公的威严和智慧。

  明代最有名的包公小说是《包公案》,这可以说是历史上第一部短篇公案小说。《包公案》中有100多个故事,大多采自史书野史、民间传说。

  清道光年间,有人记录了北京说书艺人石玉昆说唱的《龙图公案》,整理而成章回体小说《龙图耳录》,后重新编辑为《三侠五义》出版。《三侠五义》是侠义小说与公案小说的合流,主题就是除暴安良、不畏权贵、为民申冤。(左上图为现存于故宫,包公60岁时的画像,至今已有950多年历史。)

  补白

  包公还是理财高手

  历史学者吴胜介绍,大家都知道包拯清正廉洁地断案,却不知道他其实还是理财高手呢。

  庆历、皇祐、嘉祐年间,包拯多次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官员,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担任了负责全国财政的最高长官三司使,号“计相”。

  在此之前,对于社会经济,包拯提出了较为完整的想法。北宋的赋税本已十分沉重,但在交税时,又常常让纳税者将物品无偿送到很远处,称“支移”,不愿支移者就需交运费“地里脚钱”,人民苦不堪言。包拯就提出来“薄赋敛,宽力役,救荒馑”的主张,宋仁宗接受建议,皇祐二年(1050年)命包拯“放天下欠负一千二百万”,有效减轻了百姓负担。

  包拯提出的实行钞盐法、改革茶法、废除榷铁制等经济举措,宋仁宗都一一采纳。包拯还善于采用市场手段来解决问题,当时发生灾荒,庐州城粮价猛涨,包拯不抑制物价,而是让各地急运粮食进城,粮食到了,粮价自然回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