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校创新发展新医科 医工交叉加速尖端技术普适惠民
中新网上海6月12日电 (记者 陈静)当下,工科为新医科提供了发展的“神器”,医科则是新工科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记者12日获悉,在手术机器人、3D打印技术、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领域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下称:上海交大医学院)组建了多个医工研发团队,探索出相关工作机制,推动医学院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在眼科领域,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范先群项目组研发的眼眶外科内镜导航系统,实现眼眶手术精确定位和引导,将眼眶手术的精确性和微创性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吴皓教授团队开展国产听觉植入手术机器人的自主研发,初步已完成耳科手术机器人、人工耳蜗电极植入装置、预弯电极植入装置的设计及样机制作。团队应用RobOtol耳科机器人成功开展多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患者最小年仅1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专家李慧武教授团队与上海微创合作研发了具备全方位动态跟踪、灵巧构型设计以及边界控制等特性的半主动、轻便型膝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已获批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注册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泌尿科主任泌尿外科薛蔚团队历经多年研制出一套集精细化操作、肾内压实时预警功能及内镜下辅助诊治于一体的经输尿管肾内介入诊疗机器人系统。与传统输尿管软镜相比,该机器人系统具有明显的人体工程学优势,操控精细化、舒适度评分更优。
亮眼的成果还有很多。如今,医工交叉已逐渐成为上海交大医学院新医科创新发展一个主要方向。通过探索医工交叉融合机制,该校引导整合生命科学以及理工科学等领域的科研力量,解决医学与健康学科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上海交大医学院联合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院探索在附属医院布局“手术机器人临床研究中心”,建设高水平的医疗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平台。该研究中心坚持技术创新和临床转化,以尖端技术普适惠民为目标,努力推动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疗机器人技术的创新研究成果转化应用。
在校方看来,学科交叉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源泉。该校探索设立“医工交叉研究基金”,增设转化医学重大项目,以项目带动平台建设,以平台促进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校方创新“X+医学”的复合型培养模式,吸引多学科背景的一流生源来学医,学生在完成临床医学专业四年学习后,授予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学位。在此模式下,学校培养了一批兼具扎实工科理科背景和过硬医疗技术的杰出人才。学校还着力建设“医+X”人才培养体系,在已有医学专业课程中融入人工智能和5G等前沿技术,构建了交叉学科课程体系,设立交叉学科创新人才实践培养基地,由院士领衔主要课程建设,组建了跨学科、跨院系、跨学校、跨领域的高水平师资团队,优化医学生交叉学科知识体系,培养医学生复合型创新能力。
校方透露,首批医工交叉博士生即将毕业。他们的科研成果在临床医疗中体现了较为突出的创新性和应用价值,极大地拓宽了跨高校、跨院系、跨学科间合作协同创新培养研究生的新思路,真正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生命健康全周期理念、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等复杂性社会问题提升为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与价值导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