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爱上阅读,幼儿园与家长如何打“组合拳”?
文/羊城晚报记者 王沫依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小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会令人受益终身。4月2日是一年一度“国际儿童读书日”,羊城晚报记者走访后发现,在“大阅读”概念的引领下,幼儿园与家庭共育共读,围绕阅读“输入”的核心,从感官、氛围等多个方面,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助力幼儿阅读能力的提升。
多元形式下探索幼儿阅读
一大早,海珠区瑞宝街怡童幼儿园内的广播里传来了清脆的童声,这是大一班的孩子在广播室进行当天的故事广播。怡童幼儿园的李园长向记者介绍,广播室每天开放,孩子们则会轮流成为当日的小主播,鼓励孩子将阅读与表达结合起来。
实际上,小广播是“大阅读”概念的一个缩影,怡童幼儿园以“精读+泛读”的形式,打造了包括了午睡故事、谜语在内的泛读活动,以及小记者工作坊、戏剧工作坊等精读探索活动,将倾听、讲述、创作等方式与阅读进行联结;此外,在园区内设有图书修补区、借阅区、演讲室等,让图书与阅读渗透进儿童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形成横向广泛的阅读活动。
在广州市第一幼儿园里,有一个“演舞台”,园长吕凤清表示,“演舞台”就像魔法一般激发幼儿自主的创新能力,让孩子在阅读的基础上自己设置节目单、节目名称、表演场景,随后进行排练、演出,使孩子们爱上阅读。舞台剧《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便是一个例子,让孩子们对阅读内容以舞台剧的形式进行吸收与表达。
对于孩子来说,游戏是重要的学习资源,黄埔区育蕾幼儿园在班级游戏中搭建阅读的条件,例如孩子通过游戏接触到恐龙而展开讨论,老师便会提供有关史前生物的绘本、百科全书等资料,支持孩子从阅读中寻找答案,从纵向上培养孩子阅读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给孩子们打造“书香氛围”
在一个阅读气息浓郁的环境中,孩子才能更易接触阅读、爱上阅读。在这点上,需要幼儿园和家庭联手打造阅读友好型氛围。
在怡童幼儿园中,与阅读有关的元素随处可见:走廊的墙壁上贴满了孩子们绘制的关于读书日的海报;在每个教室中都有一面书墙,列着各种各样的绘本;转角处的桌子上放着一本小册子,供孩子们随时画下阅读心得。
仪式感的树立也是阅读文化的一部分,黄埔区育蕾幼儿园每年都会举行读书月系列活动,并设置不同的主题。园长谭加颖介绍,去年幼儿园以“阅中国故事,读广府童谣”为主题,引导孩子参与剧院、童谣、主播等活动,加深对广府文化的理解。
家庭作为孩子最熟悉的环境,对孩子阅读习惯培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此家校之间也需要加强阅读方面的互动。在糖果幼儿园,老师们会每天在家长群里发送绘本故事的幻灯片,供家长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广州市第一幼儿园会组织家长讲座,为家长提供亲子阅读方面的指导,并组建了“青阳故事团”对父母进行阅读培训。
作为知阅书房的创始人,庄重自己本身是一位阅读的受益者,同时,作为父亲,他也将阅读的习惯言传身教给了两个孩子。他表示,大儿子一出生自己便坚持为他阅读绘本,孩子长大后也会定期带他逛书店,现在儿子在班上成绩名列前茅,综合素质很不错,在他看来,这些都与阅读有着很大的联系。
关于阅读,未来还能怎么做?
阅读究竟有多重要?接受记者采访时,庄重向记者打了一个巧妙的比方,“如果将手机比作一个人,语文数学等学科的学习就像是手机的应用软件,那么阅读就像是手机的操作系统,对于一个人的发展起着最基础的作用。”
在庄重看来,家长的以身作则十分重要,“不能让孩子去读书,自己天天刷手机。”实际上,阅读本身并不是一件像吃宵夜那样令人轻松愉快的事,所以营造氛围很关键;另一方面,不用给自己和孩子都设立很高的目标,每天坚持读一点实际上比每个月读一本书可行得多。面对如今纷繁复杂的阅读材料该如何选择?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教研员刘培英认为,为儿童选择读本时应注意教育性、趣味性和文学性。而在庄重看来,教育部指定的推荐书目经过了专家的选择和评估,是一个很好的参考书单;同时,孩子的年龄也是考量因素,例如六岁之前大多选择绘本,进入小学后选择的书目需要锻炼孩子的文字赏析和识别能力,小学高年级后,书籍在学科上的实用性比例则需要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