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故里延续“治水神话”堰塞湖治理本月结束——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
    都江堰故里延续“治水神话”堰塞湖治理本月结束
2009年05月05日 17: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地震震出的唐家山堰塞湖。 中新社发 胥辉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社成都五月五日电 题:都江堰故里延续“治水神话”

  中新社记者 赵建华

  五月,汛期如约而至。雨水,正把四川带回外界注目的舞台。这里拥有举世闻名的唐家山、都江堰。

  一年前,惨遭地震洗劫的四川又逢汛期,陆续下了几场大雨。瞬间,一千八百多座水库出现险情。震损水库、水电站和堰塞湖溃决的风险猛增。

  其中,最大的威胁,莫过于唐家山堰塞湖。一百三十余万人一度为之寝食难安,外界亦曾时时刻刻关注着这一“悬湖”。时隔一年后,为了应对汛期防洪,对唐家山堰塞湖的整治,要到本月中旬才会宣告结束。

  如今,在四川仍有二十九个堰塞湖需要治理,两千多座震损水库、八百九十多公里震损堤防尚未完全恢复;在地震重灾区的北川,平均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会有一次成灾暴雨。

  地震灾区多处于山区,汛期降雨还容易引发泥石流、滑坡。四川地方政府甚至预测说,今年该省洪水恐将偏高发生,七到九月盆地周边发生山洪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人与水的抗争,在四川已有两千多年。“历代治蜀者,皆以治水为重”之说,流传甚广。地处长江上游的四川,星罗密布着大大小小的六千多座水库,以及其他众多水利基础设施。

  其中,最大的荣耀,莫过于都江堰,那是人类水利工程的典范。两千多年前修建的水利设施,在地震修复后,仍在浇灌着一千万亩农田。

  地震后,四川人打算续写这一“治水神话”:一千余个大大小小的水利重建项目已经开工或者即将开工;在全省五十四个重灾县,将投下三百七十七亿元人民币、恢复重建水利基础设施。到二0一二年,他们将再造一个“都江堰”——新增灌溉面积一千万亩。

  此时,在中央政府制定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中,水利亦被列为单独的章节,除险加固受损堤防、水库,以及整治堰塞湖的数目都列得一清二楚。

  中央政府不断督促加快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步伐。官方希望,力争在两年时间内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目标任务,以便让受灾百姓早日过上好日子。

  史料记载,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之前,四川非涝即旱,有“泽国”、“赤盆”之称,当地百姓世世代代与洪水抗争。都江堰建成后,水患消除,成都平原从此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懂,时无荒年”,始称“天府之国”。

  如今,灌溉着农田的都江堰,早已对游人开放;排除了险情的唐家山,普通人亦可乘车而往。它们的背后,则有更多的水利工程正在重建中。(完)

【编辑:巫峰
    ----- 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