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工作会上透露了这样一条消息,北京市将探索建立医生自主创业制度,允许在职医生开办私人诊所。不少媒体将之解读为“鼓励医生开门诊”,但这是一厢情愿。在此,大有必要区分允许和鼓励的区别,最大的不同在于办医门槛。
首先
官方说得很明白,只允许副高以上职称的在职医生开私人诊所,并且还得在该技术职务上连续任职工作2年以上。符合这种条件的医生在数量上本来就少得可怜,把绝大部分医生排除出在这种资质之外,是看得见面包却吃不到面包的游戏。
其次
副主任级别的医生在医院都是一线临床骨干,而且多数集中在大医院,他们哪来多余的时间精力去开私人门诊?在今天的中国,申办一个门诊是一件程序繁琐、非常麻烦的事情,“麻烦”的意思就是高成本。医生创业也要考虑收益和风险问题。按照惯例,门诊通常走的是全科医疗路线。私人诊所由于条件限制,没有辅助检查和手术团队的后备资源,一般只适合接诊慢性疾病和常见疾病。疑难和危重疾病的患者,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应该是医院而不是诊所。但在国内,全科医疗和廉价医疗几乎可以划上等号。副主任医生们也是市场经济人,如果在医院多点执业做手术收益更大风险更小,专家们有什么动力去开私人诊所?
最后
让公立大医院逐渐取消门诊服务,放弃常见病的业务,将全部精力集中到疑难危重病上来。海南省医学院院长吕传柱前不久建议,三甲医院应该全面取消门诊,各级医院的专家逐级下沉至下一级基层医院。大医院主动从普通常见病的市场退出,这才是盘活私人诊所这类基层医疗机构的关键所在。“大医院病”的养成,某种程度而言,是资源过度的竞争所致,大医院在和基层医院抢病人和医生,基层医院岂能不萎缩,出现两级分化的马太效应?
医生办诊所,是帮忙解决医疗弊病而不是增加问题,有足够的竞争,才是铲除以药养医和过度医疗,提供更优质医疗服务的最大推动力。如果医生们集体对办诊所不感冒,只会让医疗弊病蔓延和因此变得肥胖。最重要的医疗资源全部集中在公立大医院,造成了事实上的垄断,垄断是一切低质量服务的源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