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网传这些自救方法 究竟靠不靠谱?

2019年07月25日 10:55 来源:重庆晚报 参与互动 

  网传这些自救方法 究竟靠不靠谱?

▲谭利平表示网传的自救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实现

▲体验心脏复苏操作

  ▲家长、小朋友体验心脏复苏操作

  网传溺水四步自救法

  1

  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2

  放松全身,让身体漂浮在水面上

  3

  将头浮出水面,用脚踢水

  4

  身体下沉时,手掌向下压水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57000多人因淹溺死亡,相当于每天就有150多人,其中青少年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触目惊心的数据,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谭利平在讲座中的开场白,这也让现场的数十位家长为之一振——看似老生常谈的话题,之所以一次次被提起,确实有它的必要性。

  夏天到了,放暑假的儿童都喜欢到水中享受凉意。那么,在消夏之时,如何保证安全呢?

  这些自救方式很难实现

  这是昨日下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小天使”儿童健康公益大讲堂的现场。

  有句俗语叫“淹死的都是会水的”,这恐怕和溺水者不合理的自救有关。谭利平展示了一幅四步自救法,告诉大家正确的自救方式,可正当听讲的家长们做笔记时,谭利平出人意料地给这个方法“打了个叉”:“理论上没有问题,但实际操作中很难实现。”

  “按照这个自救法,首先要做的是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可谭利平接触了太多淹溺抢救的案例,“在那种情况下,怎么能做到不慌张呢?何况本身就在呼吸上出了问题,淹溺的一个特点就是缺氧,这个时候既要保持不沉入水中、又要大声呼喊,很不现实。”而接下来的几步,比如“放松全身,让身体漂浮在水面上”“将头浮出水面,用脚踢水”“身体下沉时,手掌向下压水”,都极有可能因溺水时的慌张和体能迅速流失而无法实现。

  在谭利平准备的讲座资料中,展示了一个学术界公认的淹溺生存链,其中并无“自救”的环节,但这并不代表之前的自救方法毫无意义,在这条生存链上,淹溺发生后的第一环节是“识别”,意即同伴或是路人,可以通过淹溺者的表现来识别其溺水的状态,“比如出现了上述的自救动作,旁人就要意识到这个人可能溺水了。”

  发现他人溺水该怎么办?

  首先要做的,并不是立即跳下水救人。见义勇为是好的,但掌握有效的方法更为关键。此时,应大声呼救,请求救援,请人拨打110电话,再想办法施救。

  溺水者若离岸边不远,可以用树枝等具摩擦力的长条物给予救援;如果溺水者较远,则应该向其提供漂浮物,再寻求使其脱离水面的办法。

  接下来,就是岸边急救。

  在世界卫生组织的规范中,心脏复苏的同时,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是防止溺水者心跳停止和呼吸停止的唯一方法。

  “对于没有明显可见的意识反应和呼吸的溺水者,不必浪费时间去检查有没有意识和呼吸,而是应连续实施开放气道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操作。”谭利平一边讲,一边拿起一个婴儿人体教具进行演示,“抬高下颌,打开气道。如果是在自然水域溺水,溺水者口腔中可能会有异物,打开气道过程中,顺便对其口腔进行快速清理;紧接着一手捏住溺水者的鼻子,一手继续抬下颌,然后连续进行2到5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最后,才检查溺水者是不是存在意识和呼吸。”

  谭利平介绍,一旦确定溺水者没有意识和呼吸,则要立即实施胸外心脏按压甚至使用体外除颤设备,但普通民众的急救知识、能力和相关设备都相对缺乏,因此在实施救助前呼叫专业的急救很有必要。而在专业医疗救护到达之前,对溺水者的心脏复苏措施不应终止。

  预防总是生存链第一环

  那么,如果没有同伴跟随,或者无人路过的话,是否很难实现自救?答案是肯定的,比起抢救,淹溺生存链第一环的预防则更为重要。

  谭利平总结了预防的四不原则:水库、湖泊、江河以及明确标有“禁止游泳”的野生水域不去;未经老师、家长同意不去;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

  同时,在个人准备方面,热身运动自然是不可缺少的。此外,不在水边嬉戏、不搭乘超载船只、从事水上活动应穿好救生衣、身心状态不好切忌下水、游泳半小时应休息恢复体温、吃太饱不下水……说起来,道理都很容易懂,但青少年的淹溺事故发生,或多或少都触碰到了这些禁忌。

  “就拿穿救生衣来说吧,其实许多家长自己都不注意这一点,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谭利平的这番话后,在座的不少家长也开始进行自我审视,确实,掌握正确的处理方式固然重要,而在事故未发生之时,树立孩子的安全意识,更是要趁早做起。

  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李卓然 摄影报道

【编辑:白嘉懿】

>健康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