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0岁的闫勇是中国计量学院的一位教师,虽然年龄不大,可是他接触计算机的时间却不短了。从1990年开始玩AppleII型计算机到后来的286、386、486,以及现在的奔腾系列和酷睿双核。虽然闫勇接触计算机比较早,但那时的他从来没想到通过这个小小的屏幕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
1996年,从中部小城来到杭州上大学的闫勇第一次在学校机房接触到了互联网。当时的他就好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现在看起来粗陋无比的网页在那时的他看来是无比的神奇和可爱。“我也算是中国的第一代网民吧。”他笑着说。
闫勇至今忘不了,酷爱篮球的他通过小小的电脑屏幕第一次登录NBA官方网站时的情形,“那是在杭州的一间网吧里,那个时候网吧可是稀罕物,一小时要12块钱”。为了满足上网的欲望,他省了两天的饭钱。虽然网速慢的可怜,时不时的还连不上,可是当看到心爱的球星时,闫勇不禁兴奋的手舞足蹈起来。
那个时候,很多人上网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闫勇也不例外,从BBS(论坛)到聊天室,从聊天室到MUD(一种文字网络游戏)。
1999年初,在网易推出免费电子邮箱后没有多久,他就申请了一个电子邮箱。具体有多大用处,他也不清楚,“当时拥有电子信箱的人实在太少了。”
2000年,“个人主页”成了网络上炙手可热的一个名词,各大门户网站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免费空间,拥有“个人主页”成了资深网民的一个象征。为表明自己资深网民的身份,经过三天三夜的奋斗,闫勇终于有了自己的个人主页。
那个年代的中国网民最头疼的事情就是网络的速度。“拨号上网啊,又贵速度还慢。白天几乎上不去网,我经常晚上11点以后才上网。”闫勇回忆道。
“大概是2001年、2002年的时候,一个朋友家装上了宽带,上网速度快多了。”在朋友家体验了宽带的好处后,闫勇也迫不及待的在电信开通了宽带账户。
也就是从那时起,中国的网民开始了急剧的增加。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调查数据显示,2001年,中国网民的数量约为2650万,而到2005年底,这个数字则达到了1.11亿,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
这个时候的闫勇也开始由最初上网时的好奇,开始把互联网当作了一种工具,“可以随时获取各种信息和资料,可以方便的和朋友进行交流。家里的电脑也接上了宽带,想家的时候可以和父母进行视频聊天,连电话费都省了,还能看见人。”
然而,接上宽带没过多久,闫勇又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了。“无线您的无限”、“自由移动办公”,这些广告词突然铺天盖地的袭来。机场里,可以看到人们用笔记本电脑随意接收邮件,处理繁忙的公务;野外郊游时,也有人用笔记本电脑随时通过网络与朋友聊天,甚至实时传送现拍的照片……
这使闫勇迫不及待地想尝试一下无线上网的滋味。2003年,他买了一台迅驰笔记本电脑,正式步入了“无线生活”。2005年,他又开通了GPRS手机上网服务,再也不用整天提着沉重的笔记本电脑了。现在,他可以随时随地的用手机收发电子邮件、浏览最新的新闻资讯,随时随地的用手机和QQ好友天南地北地神聊一通。
“要是在十年前,这种生活是无法想象的。”闫勇边用手机接收电子邮件,边感叹道,“中国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实在太快了,稍不留神你就会被抛到后面。”(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