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响了几年,就是没看见人下来”的手机实名制又有了最新进展。今日上午,记者从工信部了解到,在出台五项治黄规定的同时,工信部已会同公安部、国务院新闻办,加快立法进度,力争在2010年底前出台《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此规定将为全面实施电话用户实名登记工作提供法律依据,意味着手机实名制应该会真的实施。(12月21日《法制晚报》)
随着手机通讯技术的不断更新,对手机实行实名制管理的条件已日趋成熟。在此情况下,主管部门拟出台手机实名登记制度的法律规范,顺应手机行业的发展规律,符合社会管理的现实需要。当听到手机实名制的消息,绝大多数人都举双手赞成,并且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
为何?因为大家都被骗子电话与骗子短信骚扰怕了,有的甚至还被骗了钱财,可因手机号没有实名制,眼睁睁看着骗子大行其道而毫无办法。当手机真正实行实名制后,骗子将无处藏身,胆敢再施骗术的话,按其号码顺藤摸瓜,骗子就将原形毕露,受到法律的制裁。
其实,提到倡导手机实名制,可追溯到2006年,当时由于垃圾短信问题严重,导致实施手机实名制的呼声渐高,其中呼声最高的是广东省。但当时由于没有部门出面表态导致此事一拖再拖,遥遥无期。而目前“手机涉黄”问题再一次把手机实名制推上了舆论的浪尖。
手机实名制倡导了这么些年都没搞起来,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运营商不情愿。重新登记全国几亿用户(我国目前拥有2亿非实名制预付费手机用户,占到我国总手机用户6.79亿人的近三分之一)需要成本,同时,会吓退垃圾短信、诈骗短信发送者损失利润,这一进一出会让运营商损失不少钱。
更何况,如果说手机实名制有几大好处:防止欠费、防止浪费号码资源、有利于根治垃圾短信、诈骗短信等“信”骚扰事件,净化手机空间。那么前面两个好处都跟运营商不相干。首先,全球通等后付费用户入网,运营商早就按实名制执行了多年,而预付费用户,即使买了号是用来发垃圾短信,那也只会创造话费而不会造成话费拖欠。其次,号码段虽是一种有限的资源,但通讯业的潜规则是一个号码不会长时间被白占,一旦用户三五个月没有任何消费、不创造任何效益,这个号就会被“强拆”,半年后再“二次放号”卖出来。至于防止“信”骚扰,前面已经说了,这只有利于手机用户,而运营商反而会因此丢掉很多买卖。
从目前情况看,手机实名制除了要赢得用户和运营商支持外,还得跨越横在其面前的“几座大山”:一、假身份证的辨别问题,如何防止不法分子可能伪造身份证办理手机卡;二、经销商的监管问题;三、补登记的工程浩大;四、如何防止用户个人信息被泄密的问题。
但在笔者看来,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手机实名制其发生和发展,肯定有利有弊,关键是要看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窃以为,实施手机实名制总的来说还是利大于弊。只要相关部门针对实施手机实名制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只要法规健全、管理到位、追责到位,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最终能给一个百姓心中期盼的美好结果。
我们还应当看到,实行手机实名制,要比火车票实行实名制来得容易。手机实名制,只需在购买手机和卡号的时候,提交个人真是身份证即可,无需增加新的设备和设施。至于此前没有实名制的手机卡号,可以限期逐步实行就完全可以,关键是要得到用户和运营商支持。
再者,“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从国际上看,新加坡、日本、韩国、泰国等均早已实行手机实名制,韩国从2002年开始实施手机实名制,采取了一户一网、机号一体的手机号码入网登记制,买手机时必须出示身份证,然后由售货员将顾客的身份证号码、住址等信息输入电信运营商的中心数据库,多年事实证明,这种从源头上管理手机的办法十分有效。
因此,我们真心期待相关部门能尽快出台管理条例及配套措施,使绝大多数人都举双手赞成的手机实名制能早日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实施和完善,早日真正落到实处,我们期待着。(吴仁寿)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